第17章 熱雪(第4/7頁)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這樣走出來的。

戰爭選擇將軍

——東野名將錄之二、三

戰爭需要勇敢的士兵,更需要傑出的將軍。

翻開黑土地3年內戰共產黨軍隊的戰鬥序列,從自治軍到民主聯軍到解放軍,歷史波瀾起伏,將軍升降浮沉。

這是戰爭的選擇。

戰爭是一位嚴厲的考官,它無情地淘汰不稱職的將軍,而在能夠駕馭它的將軍胸前,毫不吝嗇地掛滿光芒四射的勛章。

林羅“劉”——劉亞樓遼沈戰役期間,來往於黑土地和西柏坡之間的電報,篇未和篇首大都是“林羅劉”,有時是“林羅劉譚”。

據說,電文署名,開頭曾把老資格的政治部主任,後來被授予大將軍銜的譚政,寫在前面。當時的參謀長,後來被授予上將軍銜的劉亞樓,毫不“謙讓”:什麽“林羅譚劉”?“林羅劉譚”!

換個人,可能就這麽“林羅譚劉”下去了,直到“劉”以外的某個人,覺得不合適再更正過來。可那就不是劉亞樓了。

一個才氣橫溢的,與中國傳統風格不大協調的東北野戰軍參謀長。

當年在劉亞樓身邊工作過的老人說,“東總”幾任參謀長中,沒有一個能夠超過劉亞樓的。有的老人說,在全軍的參謀長中,劉亞樓也是出類拔萃的。

還有他不同凡響的性格和作風。

對人嚴,對己嚴,說幹就幹,幹就得幹出個樣兒。布置任務,一條一條,精細嚴謹,明明白白。講完了,問你有什麽困難,要求。合理的,能夠解決的,要人給人,要物給物,而且是馬上就給,從不“研究研究”。點子又多,主意又快,放手讓你去幹。幹得好,大會表揚,小會表揚,功勞全是你的。幹砸了,大會批評,小會批評:你有困難找我呀?我這個參謀長是吃幹飯的呀?不就是給你們解決困難的嗎?你提出來解決不了算我的,現在哭爹叫娘算什麽?你以為這是小孩子過家家呀,這是打仗,要死人的,人死了就活不了!

他批評你,還讓你講話,反駁。講得有理,能駁倒他,他欣賞你,重視你,重用你。講不出理,那就算是犯到他手裏了,非擼你個茄子皮色不可。有時擼完了,再出點子拿主意,還讓你去幹。

批評是輕的,動輒還拍桌子罵娘。

連縱隊領導也敢罵。打錦州時,讓8縱封鎖機場。錦州有兩個機場,一個能用,一個不能用。8縱來電報問封鎖哪個。他火了:你們是“吃草的”呀!

完不成任務就通報誰,不管你是誰。

他就:有什麽了不起的?頂多就不選我當中央委員唄。

李作鵬因能喝酒得名“大燒鍋”。劉亞樓因上述原因被稱為“肝火王”。

有的老人說他發火也能發到點子上。不管發火不發火,都是連講帶比劃。同樣一句話,從他嘴裏講出來,或是罵出來,味道就和別人不一樣。

他討厭幾棍子打不出屁的人,討厭懶散、不學無術的人。誰睡得早了點,他也不說話,進屋把燈打著,再把抽屜拉得“唏哩嘩啦”響,把你折騰醒。誰起來晚了,他進屋把窗打開,再拽一陣抽屜走人。而他,點燈熬油,就在雙城翻譯了《蘇軍司令部工作條例》。他在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過,在遠東軍區當過少校參謀,啃了5年黑面包,俄語非常好。

能幹會幹,還能玩會玩,玩起來像幹工作一樣精力過人。被戰爭興奮得連夢鄉也硝煙迷漫的軍人,也真該調節調節氣氛。跳舞,打獵,“吹牛”(這是一些老人原話,相當於今天的“神聊”,“侃大山”)。雙城那個小地方,有舞沒處跳,到了哈爾濱有機會是必跳的。打獵可以,也只能忙裏抽閑玩玩。“吹牛”最大眾化,又方便。往那兒一坐,古今中外,海闊天空,一會兒就聚一堆人。

一次,講起他19年當營長時,林彪看見了他。瞅一陣子,摸著他的腦袋說:這個小營長不錯。他說:“林總”說我是個小營長,他才多大呀,不就是個24歲的小軍團長嗎?

有時,林彪也踱過來當聽眾。劉亞樓就站起來,叫聲“林總”,或是“101”⑤。林彪就說:講,講下去。

對於林彪和羅榮桓,劉亞樓一向都是很尊重而又恭敬的,當然也就談不上發火了。沒有人會對此產生什麽不舒服的聯想。劉亞樓對林彪和羅榮桓的敬重,就像大家對他和林彪、羅榮桓的敬重一樣。有的老人講,林彪有事找劉亞樓,劉亞樓經常是小跑著去的。同樣,司令部的參謀和處長到他那兒,也常是小跑。

一個典型的內向型性格,一個典型的外向型人物,配合、相處得默契、融洽,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其實,不可思議處有時正是可思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