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內戰中的內戰(第4/7頁)

有著世界強國偉大歷史的國家,經濟實力卻不如世界強國的一個零頭,這是每個當家人都難以容忍的。

可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發動了內戰。毛澤東則把“階級鬥爭”這個“綱”,一直抓向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在一個民主和法制不健全的國家裒,是很難孕育喜劇人物的。

衛立煌這條漢子

——戰犯錄之七

1948年12月5日,共產黨宣布的43名國民黨戰犯,蔣介石當之無愧地排在首位,衛立煌名列13。

第三次內戰,做為黑土地上的敗軍統帥,衛立煌基本上只是參加了個遼沈戰役。若僅此就決定了這個“13”,那可是重了些。

悍將

蔣介石在黑土地上三易主帥,杜聿明、陳誠和衙立煌。陳誠應該說傾向於政界人物,杜聿明和衛立煌則是地地道道的將軍。而杜聿明和衛立煌又有所不同,一為儒將,一為悍將。

從孫中山的衛士,到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軍長、集團軍總司令、戰區司令,剛烈驃悍,沒有官樣,倒像個黑土地上的車老板的衛立煌,一直是國民黨軍隊中最能打仗的將軍之一。既是著名的剿共將領,又是=屏蔽廣告=民族英雄。美國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詞典》,說他是“常勝將軍”。日軍華北最高司令官香月清司,稱他為“支那虎將”。

1縱、6縱、7縱的老人,一輩子忘不了四野21兵團司令員陳明仁。當年在鄂豫皖參加過第四次反“圍剿”的老人,永遠忘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衛立煌。

1932年6月,蔣介石調集63萬大軍,進攻鄂豫皖根據地。8月,14軍軍長衛立煌到達黃安(今紅安)附近。黃昏時分,紅軍一個奇襲,擊潰10師31旅,直搗軍部。衛立煌親率特務連拚死抵抗。特務連武器精良,衛立煌個人還有幾支當時國內少見的英式自動步槍。紅軍若不見傷亡太大,有些遲疑,再猛攻幾分鐘,衛立煌就用不著後來被宣布為戰犯了。

地跨鄂豫兩省的大別山中的險要城鎮金家寨,當年曾是太平天國、撚軍和白朗軍的重要據點,現在是鄂豫皖根據地軍政中心。蔣介石嚴厲催促向金家寨進軍,各軍皆畏思不前。衛立煌精心策劃,率領一個師從小路翻山越嶺,直撲金家寨。沒想到紅軍主力已經西撤,少量守軍也沒想到“白狗子”會來得這麽快。

蔣介石正在為各部怯敵避戰發脾氣,聽說衛立煌已經占領金家寨,大喜過望,親去慰問。除給衛立煌巨額獎金外,還由國民政府明令,將安徽的六安、霍山、霍的和河南的固始、商城五個縣的部份地區劃出,以金家寨為中心建立一個新的縣治,命名為“立煌縣”。

國民黨統治時期,以人名作縣名者,除國父孫中山的故鄉廣東“中山縣”外,只有一個“立煌縣”。

一個將軍能混到這份兒上,也算頂天夠份兒了。

可“中山縣”是一個民族對一位偉人的懷念,“立煌縣”算甚麽呢?

多少士兵的血?多少孤兒寡母的血和淚?衛立煌的83師進駐金家寨後,三個月中,就捕殺900多紅軍和紅軍家屬。

“立煌縣”——一座血腥的黑碑,當為一切以打殺中國人為能事者戒。

現在,為蔣介石立下煌煌戰功的衛立煌,要為民族而戰了。

南京陸軍大學學員可以選學一門外語。陸大特一期唯一帶職學習的衛立煌,選學的是日語。有人學日語是為了當奴才,衛立煌學日語是為了打日本。他認為將來中國的敵人,就是一衣帶水的日本。

“七七”事變時,14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立即致電蔣介石,表示對日絕不可軟弱退讓。7月底,北平危在旦夕,衛立煌請纓北上。

10月,抗戰期間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歷時最久,敵我雙方傷亡慘重的忻口戰役打響了。

日軍三個師團加特種部隊,在飛機、戰車和重炮掩護下,猛攻忻口。第二戰區前敵總指揮衛立煌率軍奮勇抵抗。

我軍沒有高射炮,敵機放肆轟炸,將右翼重點南懷化一線工事夷弓平地,占據靈山制高點。衛立煌立即命令18軍31師反擊。10年後在萊蕪戰役中被俘的國民黨第二綏靖區中將司令李仙洲,率領31師猛攻一天,傷亡慘重。師長李仙洲胸部被打穿。

李仙洲失利,衛立煌集中五個旅,親自指揮,兵分三路,趁黑夜拚死反攻,雙方都怕炮火傷著自己人,只投彈,拚刺刀,甚至徒手肉搏。靈山得而復失,失而復得。中路兵團總指揮、9軍軍長郝夢麟,親臨前線指揮,不幸中彈。彌留之際,高呼殺敵。同時犧牲的,還有54師副師長劉家麒,獨立五旅旅長鄭挺珍。日軍也有師團長和旅團長傷亡。

郝夢麟犧牲,衛立煌派61軍軍長陳長捷繼任,平津戰役打響前,林彪和羅榮桓寫信,勸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放下武器。陳長捷覆信說:“武器是軍人的第二生命,放下武器是軍人之恥,”(40)現在,陳長捷打得更堅決。雙方在南懷化南拉鋸般廝殺,日軍另一師團未增援上來前,始終未獲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