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歧(第2/2頁)

首先,他針對高句麗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調研,這個問題他找到了已經退休在家的宜州刺史鄭元壽,因為鄭元壽曾經跟隨隋煬帝楊廣討伐過高句麗,相比較而言比較熟悉高句麗的情況。

鄭元壽根據自己的經驗,向李世民提了兩點忠告:

1、遼東地處偏遠,糧食運送相當困難。

2、高句麗擅長防守城市,不可能速戰速決。

鄭元壽雖然沒有明確反對李世民遠征遼東,但從他提的忠告來看,鄭元壽是持反對意見的,因為隋朝在遼東的慘敗,他有著切膚之痛,所以他不希望李世民重蹈楊廣的覆轍。

可是,李世民並沒有聽進鄭元壽的話,就像在朝堂上對朝臣信心百倍時的樣子一樣,他只告訴了鄭元壽一句話:現在的大唐不同於隋朝,你就等著聽好消息吧。

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鄭元壽的這兩點忠告都應驗了,唐朝和隋朝的結果相差並不遠。

其次,為了確保本次作戰萬無一失,李世民決定在自己統帥兵馬出征之前,讓先頭部隊先來個“前排進攻”。

貞觀十八年(644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李世民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滄海道行軍總管,中郎將常何為副總管率領江淮、嶺南、三峽等地區的水軍四萬,戰船五百艘,並在長安、洛陽地區招募士卒三千余人,出萊州橫渡黃海,直插高句麗首都平壤。

同時詔命兵部尚書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為副總管,率領步兵六萬人以及早就投降唐朝的蘭州、河州的突厥騎兵,共計八萬人向遼東進發。

而且為了保險起見,他還詔命奚、契丹、新羅、百濟等屬國,分道進擊高句麗,從而形成一張網,牢牢的罩住高句麗。

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李世民這次遠征高句麗的策略和當年的楊廣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水陸並進,形成前後包圍的態勢,讓高句麗首尾不能兼顧。

坦白的講,進攻高句麗沒有比這種戰術更加對頭的了,但是為什麽楊廣會慘敗呢?

答案只有一個:戰術是戰爭的組成部分,但絕不是全部。

李世民是從戰場上摸爬滾打出來的,這個道理我想信他一定明白,只是此時的他實在太想證明自己,以至於認為只有戰術對頭就可以大獲全勝。

殷鑒不遠,就在去年!隋敗之痛,猶在眼前!

只是李世民的眼睛現在已經被那虛無縹緲的“勝利”二字所遮掩。

兩只拳頭已經狠狠的擊向了對方,他堅信依靠“前排進攻“的威力,可以嚴重削弱高句麗的抵抗力,而等到自己出征的時候,前面將是一片坦途。

李世民笑了,笑的以至於有些高傲!

楊廣,你在遼東的慘敗,我會為你找回來。

這不是為你,而是為了這個國家的榮譽,更是為了魂斷遼東的數萬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