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千歌百舞不可數

音樂與舞蹈雖然分屬於兩種藝術門類,但又是彼此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自古以來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舞蹈是音樂的回聲,而這種音樂與舞蹈的密切聯系,在盛唐時期體現的尤為明顯。

在前邊介紹完盛唐音樂的代表作《霓裳羽衣曲》後,本節我們來看一看那個時期舞蹈藝術的成就。

事實上,唐朝的音樂概念與我們現代人所理解的純音樂概念不太相同,器樂演奏、舞蹈、雜技三者合一,唐人統稱為“樂”。可見舞蹈作為唐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唐帝國的黃金時代不可能沒有成就。

據史料記載,盛唐時期供皇家祭祀用的稱為雅樂,宮廷聚會娛樂用的稱為燕樂。兩種樂除了有專門的配樂之外,更有專門的舞蹈。而專門訓練、管理樂舞事務工作的部門是太樂署,開元、天寶時代的太樂署管理的樂舞人員達到了三萬以上,創造了整個唐朝290年歷史的最高峰。

盛唐時期的舞蹈以中原樂舞為基礎,吸收融化了國內各族及外國樂舞的各種特點,創造了新樂舞,稱為坐部伎與立部伎。在堂上坐著演奏的稱為坐部伎,在堂下站著演奏的稱為立部伎。坐部伎包括燕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六個部分。立部伎包括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光聖樂八個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坐、立部伎整個十四支樂中,其中有四只是李隆基創作或改編的,分別是小破陣樂、聖壽樂、光聖樂和龍池樂。

不過在李隆基創作和改編的所有舞蹈中,最讓他感到驕傲的,甚至在中國舞蹈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當屬《聖樂樂》。

《聖樂樂》雖然不屬於坐、立部伎之中,但它卻有著自身鮮明的特色,那就是以舞寫字。在後來唐代宗的寶應年間,時任國子司業的崔令欽編著的唐代教坊制度和軼聞的《教坊記》中,對《聖樂樂》的演出情況做了詳細的描述,其舞蹈創作的主題思想是宣傳以德服人,也就是文舞勝於武舞,通過這種創作理念的展現,進而宣傳李唐皇室文治天下的理念。

聖樂舞在表演時,舞蹈演員的舞姿首先要求要像擁有鮮艷的羽毛的飛鳥,在天空中翺翔展翅不斷交錯飛翔,並要給觀眾一種旋轉如風的視覺畫面,在這種效果的感染下,舞蹈表演者開始合著鼓點的節奏,如彩鸞般迂回、白鶴般矗立,正像文字的開創。循著鳥跡排列的不能有絲毫差錯,而上古時期傳說的倉頡造字這個主旨也隨之點劃分明。

此時整體的舞蹈隊形開始逐漸向左右分開,猶如鳥兒張開雙翼,舞蹈表演者們一個個神采奕奕,如綻放的桃李,滿面春風,清一色的舞蹈羅衣,竟比空中的萬道霞光,羅裙飄飛如霧羲晨風,又好像受驚的遊龍。

《聖樂樂》的舞蹈是當時宮廷內舞姿要求最全面、造型最奇特的舞蹈,而且因為其內中宣傳的理念頗具政治色彩,所以頗為李隆基所看重,是典型的上層貴族舞蹈。

而當時在長安城的坊間,最流行的、最時尚的當屬前邊提到的胡旋舞,當時除了楊玉環跳這個舞蹈最專業、最美妙之外,其實長安城幾乎人人都會學跳胡旋舞,這個由西域康國所傳過來的舞蹈,由於左旋右轉,急速如風因而得名,李隆基將它劃分為健舞的類別,後來白居易、元稹都寫過《胡旋女》詩,對胡旋舞姿進行過生動的描述,在詩中他們將胡旋女那猶如雪花空中飄,蓬草迎風飛的舞姿描寫的淋漓盡致,以至於在飛速的旋轉中,沒有人知道胡旋女到底轉了多少圈,甚至不能區分她的臉和背。

從盛唐舞蹈的規模與風格來看,基本上呈現了一種大型群舞表演的模式,尤其宮廷之中尤為明顯,在這裏我們可以意識到,這種群舞的表演雖然需要有諸多功底過硬、舞姿優美的舞蹈表演者,但其背後還必須要有一批具有相當藝術水準的舞蹈編導人才,李隆基由於成功改編了諸多樂舞,固然是算是一個編導人才,但盛唐時期舞蹈能有如此輝煌的成就,僅有一個李隆基是遠遠不夠的。

事實上,當時在民間有很多著名的舞蹈表演者不但具有傑出的表演才能和高超的技藝,同時更是導演能手,而千百年來能夠依然讓人們記住的,甚至是銘刻人心的當屬公孫大娘。

有人說公孫大娘是盛唐宮廷樂舞的第一人,也有人說她是天下聞名第一的劍器舞者,其實這些頭銜都不能全面概括公孫大娘的舞蹈成就,在我看來公孫大娘的成就之所以千百年來依然為人們所稱道,是因為她開創了一種剛勁、矯捷、豪放之美的舞蹈風格,而這種風格恰恰是盛唐氣象在舞蹈藝術領域的突出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