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文歷算的成就(第2/3頁)

事實上,一行的這種發現,已經是世界天文史上的一次創舉,因為這種差異現象用一句專業的術語來講,叫做恒星移動現象。

在一行之前,所有人全都認為恒星是永恒不動的,而一行的發現堪稱天文學上新成就,公元1718年,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測量恒星黃道度和古希臘不同,提出了恒星自行的觀點,或許他當時並不知道,早在他一千多年前,遙遠的東方一個叫一行的中國僧人早已經發現了這一現象。

當然初戰告捷的一行並沒有因最初的這點成就而沾沾自喜,因為接下來的工作將是決定重編新歷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而且更是耐心與意志力的比拼。

因為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全國天文大地測量工作!

一行!用你那縝密的思維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去繼續創造奇跡吧!其實所有人全都在等待那個時刻的到來!

事實上,一行組織策劃的這次全國天文大地測量工作,既是編修新歷的需要,同時也是決心用科學的解釋對古代傳說的“南北地隔千裏影差一寸”錯誤說法的糾正。

當時南宮說在洛陽共設置了白馬(今河南滑縣)、浚儀(今河南開封)、扶溝(今河南扶溝)、上蔡(今河南上蔡)四個觀測點,從南宮說帶回來的實測數據中,一行經過計算得出白馬到上蔡距離為五百二十六裏二百七十步(唐尺標準),夏至日表影的長度差兩寸。雖然“南北地隔千裏影差一寸”的說法早在公元422年就被天文學家何天承所否定,但他認為影差一寸的任意兩地,其間南北距離的差總相等,這等於是在說地面是平的,這種解釋當然不科學。

最終,通過一行的計算,南北距離為三百五十一裏八十步(唐尺標準),北極高度相差一度,當時包括一行在內,所有人全都不知道,他們的測量的這個數據正是地球子午線緯度一度的長度。

如果化成現在的度量單位,當時的測量長度為129.22公裏,而當今測量的子午線長度是111.2公裏,所得誤差是13.9%。

奇跡!絕對是奇跡!

沒有計算機,沒有先進的測量設備,在以百公裏為計算單位的前提下,一千多年前得出的結果居然只比現在差18.02公裏,這個成就不僅屬於一行、南宮說和參與當時全國天文大地測量的人員,更屬於那個時代的所有中國人。

九十年後,在距離大唐帝國遙遠的阿拉伯世界,天文學家阿爾·花剌子米在幼發拉底河平原上策劃組織了一次天文大地測量工作,測算結果得出子午線長度為111.815 公裏(現代理論值為110.6 公裏),這個結果雖然和現在的測量結果相差無幾,但很有可能他們是參考了九十年前一行的測量計算結果,從時間角度來講,一行的成就具有開創之功。

天文大地測量工作在不經意間讓一行又一次創造了奇跡,但這個工作也是重新編修新歷的組成部分,接下來的工作將至關重要,因為皇帝陛下的目的是重編新歷,從現在開始,一行進入了他完成任務的關鍵時刻。

對於一行而言,了解了諸多天文現象,掌握了太陽、行星運動的規律,編修新歷的工作已經完成了一半,接下來他將所掌握的內容,完全用於未來的實踐之中,來指導人們對於未來天象四時變化的認識。

開元十三年(725年),在完成全國天文大地測量工作的五個月後,一行開始了他重修新歷的工作,經過近兩年的推算、撰寫和修改,一部嶄新的歷法誕生了,這就是著名的《大衍歷》。

《大衍歷》之名是依據《易》象“大衍之數”這個名稱而得來的,和前代歷法相比,一行繼承了漢代天文學家的研究科學成果,不過又沖破了觀念的束縛。

當時的人認為這部歷法最突出的成就是比較準確的掌握了太陽運行時的變化規律,當然後世的人隨著科技的發達通過進一步考證,更加確切的指出了這部歷法事實上掌握的是地球圍繞太陽運行時速度的變化規律。

從漢代以來,歷代天文學家都從太陽在黃道運行時的速度是均勻不變的,依據這個原則,把全國365天分成相同的度數,認為太陽每天等速度走了一度,進而又把全年平均分為二十個節氣,稱為“平氣”。

直到南北朝北齊時代的天文學家張子信經過長期的觀測,發現太陽每天的運動其實是不均勻的,到了隋朝天文學家劉焯在制定《黃時歷》時,充分吸收了張子信的研究成果,並提出用二十四周等分周天來定節氣,稱為“定氣”,但劉焯推算出的春分、秋分節氣居然離冬至有88天之多,離夏至更是有93天的距離,這個數據顯然與實際不符。

所以綜合以上所述,也就是說在一行之前,基本上沒有一部歷法與天體運轉的實際情況相符合,這其中也包括李淳風的《麟德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