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三波攻擊

在李林甫的不斷進攻下,太子李亨在朝中的黨羽雖然損失殆盡,但李亨本人並沒有受到沖擊,而且李亨的以地方軍事勢力為班底的框架依然沒被打散,雖然皇甫惟明已經被李林甫清除掉,但另一位手握重兵的隴右、河西節度使王忠嗣依然活躍在前台,據《舊唐書@王忠嗣》傳記載,當時他“佩四將印,控制萬裏,勁兵重鎮,皆歸掌握,自國初以來,未之有也”。

雖然不久後,王忠嗣主動讓出了朔方、河東節度使的職務,但由於在其地經營多年,人脈頗廣,以他在當地的威望,依然可以遙控這兩大重鎮。

史書上沒有記載當李亨的嫡系被李林甫大面積血洗時,王忠嗣是個什麽態度或有什麽表現,或許是他身為帝國西部的邊將,需要經常抵禦吐蕃的侵擾而無暇分身顧及,而且即使李林甫有意打擊他,但因為帝國邊疆穩定的需要,李隆基也不會允許李林甫對王忠嗣胡來,總之在天寶六年(747年)以前,王忠嗣的地位穩如泰山。

可是當時間進入天寶六年以後,情況完全變了!

前邊我們說到過,王忠嗣作為一名職業軍人,繼承了父親的遺志,長大後為大唐帝國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有時候“功勛”這個東西會成為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他可以讓人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會給人帶來無上的榮耀,但另一方面也會讓人迷失自己,進而走上一條迷途之路,對於王忠嗣而言,進入天寶六年以後,上述的第二種影響在他的身上體現的越來越明顯。

例如當時大唐和吐蕃在西部可以說是呈現一種膠著狀態,對於吐蕃這個你進我退、你退我進的油條國家,很長時間以來李隆基一直想施以重拳徹底的將其制服,所以他對王忠嗣的要求就是尋找機會主動進攻。

皇帝陛下這種急切擊敗的對手心情我們能夠理解,但對於前線的具體戰況作為皇帝還是不要插手為好,可當時李隆基並不這麽認為,甚至他對下一個進攻方向該指向哪裏,都是無巨細的為王忠嗣部署清楚,而在他所有的部署中,最不能讓王忠嗣接受的,就是對石堡城的進攻。

作為最了解前線戰事的王忠嗣在知道李隆基的部署後,他決定上疏反對,他在奏疏中直言不諱的拒絕了李隆基的部署,認為石堡城不僅險要而且堅固,吐蕃傾全國的兵力防守它,如果強攻,死傷數萬人也是有可能的,此刻應該等待時機再伺機進攻。在奏疏的最後,他請求李隆基盡量不要插手前線的具體作戰任務。

從戰局角度來看,王忠嗣是對的。

從上下級關系角度來看,王忠嗣大錯特錯!

在我看來,居功自傲的心裏促使了王忠嗣敢這樣直言不諱的和李隆基講話,但事實證明,無論你功勞多麽大,和領導講道理,那是不想幹了!

王忠嗣的拒絕讓李隆基心中很是不爽,但即使這樣李隆基出於穩定大局的考慮,並沒有和王忠嗣計較,當時王忠嗣的部將董延光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主動向李隆基請求率軍攻打石堡城,李隆基讓王忠嗣分一部分兵給董延光,王忠嗣雖然勉強同意了,但分給董延光的兵都是些素質不高的士兵,自此董延光內心開始怨恨王忠嗣。

事實上,當時的軍隊雖然是在王忠嗣的掌控之內,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也僅僅是存在於理論意義上,因為你打完仗還是要回去的,回去了還得面對皇帝。

當時王忠嗣的另一個部將李光弼就提醒王忠嗣,要看清這件事的本質所在,分兵給董延光是李隆基的決定,現在王忠嗣把素質不高的兵給他,如果董延光打了敗仗,一定會將所有責任推給王忠嗣,到時候皇帝一定會將王忠嗣治罪。

李光弼的勸說正應了當事者迷,旁觀者清這句話,但固執的王忠嗣並沒有接受,他的理由很簡單:即使皇帝真的治罪也不過是將自己貶官,而如果拿數萬將士的生命去換一個戰略意義不大的地方,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答應。

在我看來,王忠嗣雖然嘴上說不在意被治罪,但他其實未必真的意識到事情會像李光弼說的那樣,然而事實證明,後來事情的走向完全印證了李光弼對他所說的話。

順便說一句,李光弼是契丹王李楷洛的兒子,當時還只是王忠嗣手下一員不起眼的將領,但誰也沒有想到多年後,在那場使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叛亂中,他居然會成為挽救大唐帝國國運的人。

李光弼的勸說並沒有打動王忠嗣,不久後董延光真的打了敗仗,上疏李隆基說王忠嗣故意給他設置障礙,才使自己吃了敗仗,請求李隆基一定要將王忠嗣治罪。

對於李林甫而言,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美事兒!

李林甫無時不刻的希望王忠嗣能夠犯下錯誤,自己才好有機會整他,現在董延光的上疏讓李林甫找到了機會,於是他開始借機陷害王忠嗣,同時也開始了對太子李亨的第三波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