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平定三鎮(第4/8頁)

從李吉甫的建議來看,這個始終待在京城的翰林學士是很有些戰略頭腦的。李純雖然采納了李吉甫的建議,但後來隨著戰爭形勢的變化,四州水師還沒有來得及行動,高崇文已經打到了成都,這一切源於高崇文一次未實施的懲罰。

當初皇帝李純征調河東諸鎮軍隊和神策軍支持高崇文作戰,河東軍裨將李光顏也在征調範圍之內。高崇文規定了李光顏到達鹿頭關的準確日期,可是因為天降大雨,李光顏遲到一天。他知道高崇文治軍以嚴厲著稱,為了避免遭到軍法處置,他決定戴罪立功,領兵從鹿頭關以西深入敵營,迅速占領西大河口,截斷了鹿頭關守軍的糧草供應通道。西川軍聞訊,頓時亂了陣腳,當天綿江柵守將李文悅即率三千人馬向高崇文投降。九月十二日,鹿頭關守將仇良輔見大勢已去,也率領守軍兩萬人投降高崇文。

鹿頭關一破,成都等於洞門大開,高崇文一路勢如破竹,西川軍投降者沿途數十裏。同時德陽(今四川德陽)、漢州(今四川廣漢)等西川軍也紛紛投降,高崇文僅僅用了兩天時間便到達了成都。

九月二十一日,高崇文領兵攻進成都,劉辟聞訊大驚失色,急忙率領數十名親兵向西北方向逃去,準備投奔吐蕃。高崇文得知消息後,派部將高霞寓、酈定進帶領數百騎兵連夜追擊,最終在羊灌田(今四川彭縣)追上了劉辟。劉辟見無路可逃,遂投入岷江之中,被酈定進在水中擒獲。

至此,歷時九個月的西川叛亂終於被平定。

坦白地講,平定西川李純並沒費太多的力氣,動用的兵力也不算很多。接下來的關鍵問題在於平定西川的善後事宜,因為這不僅關系到李純今後如何對待其他藩鎮的問題,同時也關系到其他藩鎮今後如何看待中央政府的問題。

善後事宜

對平定劉辟叛亂的善後事宜,李純已經大致有了方針,那就是除了劉辟之外,盡量以寬恕為原則,維護大局穩定。

十月五日,李純頒布《平劉辟詔》,在詔令中李純再次指斥劉辟的叛亂行為是“人之亂常,法所不容”,並高度贊揚了官軍不畏艱險、平定西川之亂的壯舉,當然詔書中最重要的內容當屬提出平定西川之後有關的具體善後措施。

對於在平定西川之亂中有功的將士,特別是攻占成都擒獲劉辟的將士,由高崇文和都監使俱文珍共同條疏分等第申報,朝廷將論功行賞,主動投降的西川將士也按照等第給予獎賞,陣亡將士從厚給予家屬撫恤。

對於劉辟執政時期那些誓死不從卻被劉辟殺害的人,除了給予其家屬豐厚的撫恤之外,還追贈稱號。西川諸地方官、將領、百姓中所有被脅迫屈從者,一律不予追究,同時命令西川觀察使依據當地的情況,適當減免兩稅錢。

此外,李純為了防止西川再生變故,在行政區劃上進行了調整,將原本歸屬西川地區的資、簡、陵、昌、瀘六州,規劃到東川節度使管轄。

李純對西川的善後措施,雖然對錢糧租稅進行了減免,但詔令同時也明確規定,西川的租稅必須上交中央,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西川等藩鎮長期專擅賦稅的局面。同時對於西川行政區域規劃的調整,他也是想表明,大唐中央政府是全國疆域區劃及官吏任免的最高決策者。

在頒布諸項善後措施的同時,李純在十月五日還任命高崇文為劍南西川節度觀察處置使、統轄近界諸蠻及西山八國兼雲南安撫等使,封南平郡王;十月七日,任命嚴礪為劍南東川節度使。

依據李純的旨意,高崇文除押送劉辟進京之外,僅處斬了劉辟的大將邢泚、沈衍等數人,其余一概既往不咎。剛剛進入成都時,那些從前依附劉辟的官員全都嚇得跪在高崇文面前請罪,等到李純的詔書一到,這些人才放心下來。當然在這些人中還是有一些人才的,高崇文根據這些人的才能,向李純上奏推薦了一批官員。

高崇文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韋臯、劉辟當政時,不允許西川士人入京為官。西川之亂平定後,李純決心徹底改變這種現狀,所以要求高崇文推薦相關人才入京,這從中也表明李純重視人才的一種態度。

對於西川叛亂的罪魁禍首劉辟,高崇文派人用監車押送入京,可是這位文人出身的叛亂首領,卻在進京的路上表現出了一副滿不在乎的態度,睡眠飲食依舊。或許他在極力掩飾著自己的驚恐,或許他自知難逃一死,已經變得徹底麻木不仁。

十月十五日,押送劉辟的監車到達京城長安,李純在興安樓上親自受俘,大聲呵斥劉辟。就在劉辟想要辯解的時候,李純絲毫沒有給他任何機會,下令將其處斬。

劉辟是李純即位後,第一個挑戰皇權的人。從元和元年(806年)正月開始到九月結束,劉辟的挑釁行為僅僅維持了九個月便宣告失敗,同時西川之亂也是劉純即位後所經受的第一次考驗。從結果來看,由於李純態度堅決,指揮得當,算是經受住了考驗。值得一提的是,這不僅是李純即位後一系列征服藩鎮戰爭的開始,同時也是自德宗李適建中初年(780—783年)的二十五年來所取得的對藩鎮的最大勝利。平定西川的成功不僅極大鼓舞了李純和有志平服藩鎮割據的朝臣,同時也震懾了其他諸藩,為李純進一步實現“以法度制裁藩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