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甘露之變(第3/8頁)

所以鄭注和李訓兩個人因為李昂的目標而結成了聯盟。

據史料記載,當時李訓和鄭注以協助皇帝李昂誅除宦官為己任,兩個人互相依賴,晝夜商議對策,所提出的建議李昂無不采納。為了掩人耳目,兩個人有時故意休假在家,招攬賓客上門,接受他們的賄賂,外人只知道他們是依靠宦官才大紅大紫,卻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會成為皇帝誅除宦官的馬前卒。

李訓和鄭注為皇帝李昂擬定了治國平天下的大計,首先是清除宦官;其次出兵收復西部河湟地區;最後掃蕩割據河北的藩鎮。對於第一步清除宦官,鄭注和李訓認為,宦官集團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應該利用宦官之間的矛盾,進行分化瓦解,甚至是以毒攻毒,最終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們選中了與王守澄一向不和的右領軍將軍宦官仇士良。

當初李昂被擁立為皇帝,仇士良也是出過力,有一定功勞的,可是因為身份低於王守澄,所以經常受到王守澄的壓制,兩個人從此結怨。鄭注和李訓正是看中這一點,所以他們首先建議李昂提拔仇士良的官職。於是在大和九年(835年)五月二十一日,李昂任命仇士良為左神策軍護軍中尉。

得知仇士良升職後,王守澄表現出不高興。鄭注和李訓兩個人察覺出王守澄的態度後,第二步采取迷惑的策略,建議李昂外貶與王守澄爭權奪利的左神策軍護軍中尉韋元素,樞密使楊承和、王踐言。李昂全部照辦,不久又以當年誣陷宋申錫的罪名,將三個人全部賜死。

前邊我們說過,為憲宗李純之死,李昂後來將宦官陳弘志杖殺,這其中除了有為祖父李純報仇的意圖,同時也是為了在穩住王守澄的同時,分化瓦解其勢力的一種手段。

王守澄或許不會想到,權傾一時的他居然很快會栽在自己親手提拔的兩個人身上。

在鄭注和李訓的建議下,大和九年(835年)九月二十六日,李昂任命右神策軍護軍中尉、行右衛上將軍、知內侍王守澄為左右神策軍觀容使兼十二衛統軍。表面看起來新任官職要比原來的官職高很多,事實上新提拔的官職只是榮譽性的最高軍職,等於將其架空,削奪了他的實權。

最關鍵的是,鄭注和李訓讓李昂不要給王守澄任何喘息的機會,他們選中仇士良和宦官李好古作為宣讀詔書的使者,帶兵前往王守澄的府邸,同時帶去的還有一瓶毒酒。

面對仇士良帶來的神策軍,王守澄來不及采取任何措施保護自己,只得飲下皇帝陛下賜給自己的毒酒。王守澄死後,李昂追贈其為揚州大都督,算是對他當年擁立自己的一點回報。

當初,李訓和鄭注都是因為依靠王守澄的提拔栽培而榮登高位,結果王守澄竟死在兩個人的手上。雖然朝廷百官對王守澄的死而拍手稱快,但同時也對李、鄭二人的陰險狡詐和忘恩負義而產生憎恨。

對於李訓和鄭注來講,順利扳倒王守澄既是幫助皇帝李昂鏟除元和末年謀害憲宗李純的叛逆宦官,同時也是徹底削除宦官專權的一個重要步驟。隨著王守澄飲下那杯毒酒,李、鄭二人算是旗開得勝,但兩個人深知除掉王守澄僅僅是個開始,為了進一步打擊宦官勢力,將宦官集團一網打盡,兩個人與皇帝李昂密謀發動一場更大規模的誅除宦官行動,而先前為兩個人出過力的仇士良則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

為了統一朝廷百官反對宦官的力量,李昂決定全力支持和依靠李、鄭二人作為核心,不過,李昂也明白,接下來要謀劃更大的行動僅僅依靠李、鄭二人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他的支持下,李訓和鄭注又迅速拉攏了一批朝官,作為誅除宦官的骨幹力量,其中包括尚書右丞王璠、京兆尹賈悚、著作郎舒元輿、禦史中丞李孝本、大理寺卿郭行余等人。

在聯合諸多人以及經過一段時間的密謀後,李昂開始將誅除宦官的行動付諸實施。

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李昂在紫宸殿召見百官議事。就在百官剛剛列隊站定後,左金吾衛大將軍韓約沒有例行奏報平安,相反卻奏報說昨晚在左金吾衛衙門後院的石榴上天降甘露,是吉祥的征兆,如果不是皇帝陛下聖德感動上天,不會降下甘露。

當時李訓和舒元輿等人力勸李昂立即親自前往觀看,以便承受上天所賜予的祥瑞,李昂欣然同意,並前往含元殿升朝。然後他讓李訓和諸位宰相先行前往查看,過了很長時間後,李訓和宰相們回來宣稱看到的似乎不是真正的甘露,不應該匆忙對外宣布這件事,否則恐怕臣民就會向陛下祝賀。

李昂聽完後表現出大吃一驚的樣子,他隨即命令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仇士良、魚弘志帶領宦官們再次前往左金吾衛府後院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