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威制回鶻(第4/8頁)

田牟打了勝仗後,興高采烈地上奏朝廷報告邊境大捷的消息。李瀍本想重賞田牟,但卻遭到了李德裕的反對。

在李德裕看來,田牟雖然是駐守邊境的武將,但卻不懂得兵法,回鶻軍隊擅長野戰,攻城戰不是其長項,田牟應該采取堅守城池的策略,等待諸道大軍集結後再行出兵。現在天德軍獨自出戰,一旦打了敗仗回鶻必定趁天德空虛發起進攻,那個以天德軍的兵力是無法再堅守的,朝廷必須要制止田牟這種冒險行為。

同時李德裕針對已經與回鶻交兵的現實和未來回鶻有可能騷擾大唐邊境的情況,也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策略部署。

他建議李瀍立即召集近年來歸降雲、朔二州以及天德的羌族、吐谷渾部落各自出兵反擊回鶻,如果打了勝仗所俘獲的物資讓他們自行分配。回鶻羈旅兩年有余,物資匱乏、人心浮動,可以讓田牟利用這個機會招降其部眾,發放糧食轉置太原。雖然不知道嗢沒斯究竟是不是真的想要依附,但從大局考慮,也要早加封賞,就是他沒有誠意,我們這樣做也算是反間計,讓遠近的四夷部落都知道朝廷是追究回鶻可汗的不敬之罪,並非想要滅掉回鶻這個國家。

對於李德裕的建議,皇帝李瀍全部采納。後來的事實證明李德裕的策略十分有效,不久後正是因為李德裕的懷柔策略,致使嗢沒斯前來歸附。

沒斯歸附

李瀍采納李德裕的建議對回鶻各部臨之以大兵和撫之以恩惠,利用其內部矛盾,分化瓦解的策略很快產生了積極效果。不久,回鶻可汗家族成員的中厐俱遮、阿敦寧等四部,以及大將軍曹磨率領所部三萬人向盧龍節度使投降。

同時,嗢沒斯率領所部兩千余人至振武軍歸附。李瀍下詔任命嗢沒斯為右金吾大將軍,封懷化郡王。不久又改天德軍為歸義軍,任命嗢沒斯為歸義軍使。

為了表彰嗢沒斯的歸附之舉,李瀍賜給嗢沒斯牙旗、豹尾、刀器等物,下詔讓李德裕廣采秦漢以來起自邊陲殊域、有忠誠朝廷卓異行為的30人事跡寫成《異域歸忠傳》,賞賜給嗢沒斯等人,以表彰其歸順朝廷的忠義行為,並賜嗢沒斯“李”姓,名為“思忠”。

就在嗢沒斯率眾歸附朝廷的同時,烏介可汗在回鶻的眾多部落爭相歸附大唐,在其勢力受到很大削弱的情況下,依然不肯按照李瀍的意圖去辦,而不斷騷擾大唐邊境。在烏介可汗看來,自己依然有和唐朝掰手腕的籌碼,追隨其帳下仍有一支將近十萬人的軍隊,他將牙帳設在大同的北閭門山,同時上表李瀍請求朝廷接濟糧草、牛羊,並遣返叛將嗢沒斯。

對此,李瀍專門寫了一封拒絕的詔書進行答復,同時告訴烏介可汗遣返嗢沒斯的事情今後不要再提,因為從現在開始,嗢沒斯已經是大唐的子民。

李瀍的回絕書讓烏介可汗有些惱怒,但目前以他的實力已經無法與唐朝大規模的開戰,於是他只好耐著性子再次派宰相上表李瀍,請求借兵返回回鶻復國,並以安置太和公主的名義暫時借天德城以休整。對於這個請求李瀍也是一口回絕,他的理由是回鶻的內政大唐不便過多地參與,希望烏介可汗能夠盡快離開大唐邊境返回漠南。

這一次烏介可汗徹底憤怒了!

會昌二年(842年)八月,烏介可汗率眾越過杷頭烽向南逼近,突襲雲州境內的大同,掠奪牛馬數萬頭,然後揮師直抵雲州城下。刺史張獻節堅守城池不戰,而周圍的吐谷渾、黨項、羌族等部落各自閉門不出以自保,一時間太原以北的氣氛頓時為之緊張。為了防止回鶻大規模南侵,李瀍從各藩鎮調集軍隊,加強對太原、天德、振武等地的防守力量。

就在李瀍高度戒備回鶻的關鍵時刻,一個久居長安名叫石戒直的人向朝廷自告奮勇,願意充當一介信使,轉達皇帝李瀍對於回鶻可汗的意旨。在石戒直帶去的詔書中,皇帝李瀍再次重申希望烏介可汗退回本國的態度,而且在詔書的結尾部分,李瀍加上了具有震懾力的話語:

“然朕志在懷柔,情深屈己,寧可汗之負德,終未忍於幸災……速擇良圖,無至不悛,或貽後悔。”

從李瀍詔書最後的話語來看,明顯帶有最後通牒的味道。事實上,自從回鶻各部南下逼近唐朝邊境以來,唐朝一直對烏介可汗采取優言撫慰,百般接濟的策略,希望他能夠按照朝廷的要求返回漠南地區,朝廷可以伺機提供幫助,在適當時機協助其復國。在李瀍給烏介可汗的諸多詔書中,可以說石戒直帶去的這一封是第一道措辭比較強硬、不無威脅口氣的詔書。

之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以李德裕為首的朝廷主張對回鶻采取容忍策略,除了回鶻實力強大外,還源於自身的諸多缺陷,因為自安史之亂後,朝廷逐漸受制於藩鎮,能夠直接指揮調動的軍隊不是很多,而且太原、振武、天德等地,駐軍人數也不是很多,僅夠守城招架而已。而調集大軍入援,軍需給養的籌措運轉又十分困難,上述原因就是皇帝李瀍和李德裕群臣對烏介可汗的侵擾一再容忍、不想大動幹戈,而想用傳統的滿足他們經濟上需求的方法,緩解因回鶻南移對帝國邊境造成的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