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教閱(第2/2頁)

這三千人的隊伍,半天時間就可以組織起來,沿著蔗糖務的大路開赴需要他們趕到的地方。滿足這個條件,高度的組織化和發達的道路缺一不可。

路上的行人早已看慣了這種場景,見隊伍過來,站在路邊看一會熱鬧,便該幹什麽就幹什麽。想當初徐平第一次組織鄉兵教閱,不但來的人雜亂無序,還把整個地方的人都嚇了一跳,以為發生了大事,紛亂了好幾天才安定下來。

如今早已不同,這已經成了蔗糖務正常的生活內容。

也就新來的李覯看著覺得新奇,端午放假他也沒有課,一直跟著到了校兵場,被守門軍士攔下來才悻悻停住。

巳時一到,一聲號角長鳴,紛亂的校兵場突然安靜下來。

各指揮使到徐平這裏來報人員情況,該到三千多人,缺了五十多人。這是必然的,組織再嚴密的軍隊也不可能保證不缺員。

徐平讓身後的韓綜把各指揮的情況記了,教閱完畢他們會把所缺人員名單交上來,依照情況給予處罰。沒到的不一定會罰,人生總有預料不到的事情發生,一刀切下去既不合人情也不利於軍心,比如人家老爹突然沒了,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還來參軍教閱。反正條令寫得清楚,只要符合規矩就行,哪怕就是有其他實在不得以而條令又沒有意外的,也可以事後再議。

報過人員,各指揮使歸隊,再鳴一聲號角,教閱才算正式開始。

本來這個時候主帥應該說幾句話,鼓舞軍心士氣,徐平一切全免,再好聽的話說多了也成套話,只會讓軍士反感。他既沒那個精力也沒那個才情每次都想出一篇別出心裁的言論,幹脆就不說。

平時不說,到了戰時的話才有作用,才會有人真當一回事。

教閱首先是陣形演練,徐平嘴裏吩咐著,傳令親兵再轉述給旗兵,旗兵用旗子吩咐各隊的陣形變化,前進後退。

戰場上傳令親兵和旗兵是關鍵角色,表示身份的旗子和令牌缺一不可,徐平這裏也一樣,都是在教閱前他親自安排過的。

這個年代沒有電話,沒有無線電,戰場的分布雖然遠遠比不上後世用槍用炮的年代,但也往往綿延數裏,喊話是沒人能夠聽見的。不說人的話聲能傳多遠,就這幾千人喘氣的聲音就把一個人的話聲蓋了下去。

戰場的指揮,全靠旗鼓系統,這也是朝廷把這些不能殺人的東西列入兵禁,並與大殺器一樣嚴禁的原因。沒有這套系統,就是烏合之眾,正規軍以一當十都不是難事。遼闊的草原上或許重要性會降低,馬背民族跑來跑去會把戰場越拉越大,直到拉出指揮系統的控制範圍。但在這裏,旗鼓卻是軍隊的靈魂,主帥意志的直接表現,把散兵組織成軍隊的關鍵手段。

自上古以來,中國軍隊一直傳承這套系統,到了徐平這個年代已經基本完備。但完備是完備了,卻不精細,經常會影響主帥命令的傳達。

五色旗加上青龍白虎玄武朱雀表示方位,帥旗和將旗的卷舒,直立或是前傾表示待命或是進攻,偃旗息鼓則休兵撤退。

這是這個年代早已經習慣了的戰鬥方式,徐平不敢輕易更改,不然引起混亂會造成大麻煩。但他也不滿足於這種粗略的指揮方式,想來想去便在這套系統中增加了旗語,補充指揮方式單調的不足。

徐平不懂他前世的軍事旗語,其實懂了也沒用,戰爭的形狀完全不同,需要用到的旗語也完全不同。徐平的辦法是慢慢摸索,再結合所有人的智慧,爭取綜合出一套這個年代戰場上適用的旗語。

不過到現在為止,這套旗語系統依然不完善,依然在補充修改。

天上的太陽慢慢開始移向頭頂,陽光照在身上,火辣辣地痛。徐平自己也沒有打遮陽傘,穿著戎裝站在帥旗下。

校兵場上號角響起,教閱軍陣的步驟完成。

只過了一刻時間,兵士在原地喘了口氣,一聲如雷鳴般的鼓聲響起,後面的大戲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