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2/2頁)

徐平在岸邊站了沒多久,王恪便匆匆忙地趕來。

向徐平行過了禮,王恪道:“郡侯找在下來有什麽事吩咐?”

徐平指著下面橋邊聚集的那一堆人,對王恪道:“這些采冰的,大多都是城裏的無業遊民,跟這些官宦人家的孩子混在一起,多有不妥。我不是說他們是壞人,但人多了總難免有人會起別的心思,開封府還是嚴加看管才是,免生意外。”

“這個容易,我差幾個衙役來,把人趕開就是。”

徐平道:“這樣也不好,畢竟他們都是良民,平白惹人仇恨。還是派幾個老成信得過的差役過來,換了便裝,在一邊看著就好。只要不生意外,這也不是什麽壞事。”

王恪恭聲道:“郡侯說得也是,這裏開封府前,禦道不遠,也沒人敢公然鬧事。一會我回去便找幾個老成的,在這汴河邊的道路上巡視便是。”

徐平點了點頭,心裏還是有些不放心,想起皇城司管著刺探民情,還是要去找找那裏的人,他們才是專業便裝混在民眾裏的。這樣做也不光是為了自己的女兒盼盼,圍在這裏的其他富貴人家的孩子也有一些。

不是說富人的孩子就比貧民的金貴,而是富人的孩子更容易成為目標,天子腳下,總要盡量避免那些惡性事件的發生。

說過這些,徐平又問王恪:“這幾天我也沒去三司,聽聞最近炭價漲得厲害,不知到底是怎麽回事?開封府置場賣炭,炭價下來了沒有?”

王恪嘆了口氣:“這一場大雪來得突然,道路一下不通,汴河又封了,船只也不能通行。周邊縣鎮的炭都到不了京城裏,炭行的商戶坐地起價,炭價可不就一下暴漲。前兩天府公緊急入宮,恰巧與範司諫一起入對,聖上發宮中炭半價出售,城中置場三處。不過炭行的商戶不知吃錯了什麽藥,還是守著炭價不降,如今已經兩天了,場中存的炭已經所剩不多了,未來如何著實可慮。”

有句話王恪沒說出來,現在的開封府知府張觀為人至孝,好學遵禮,實在是古之君子之屬。不過張觀吏才平庸,不知變通,只會依例而循。如今照著前朝故事讓皇帝發了宮中存炭出來,但商戶卻不守規矩降價,他就束手無策了。

徐平聽了,問王恪:“商戶不降價,他們的炭還能賣得出去?”

“自然是賣不出去的,如今炭行那裏門可羅雀,連個行人都沒有。但官場中的炭總有賣光的時候,那時又當如何?還不是盡著他們起價!”

徐平道:“這事做得魯莽了。”

“可不是,如今剛剛入冬,把存炭賣完,後邊再出同樣的事情,就沒有了回旋余地。而且不止是如此,官場一稱三百文的價格依然不菲,普通民戶哪裏買得起?還不是都被城裏的富家大戶買去了,一旦賣光,城裏百姓著實可慮。”

宮裏發炭出來賣,定為市價一半,一是不想虧了本錢,再一個主要目的就是逼著炭行降價。而炭行打破規矩,拼著幾天不做生意,就是不降價,事情就麻煩了。

三百文一稱的炭,開封城裏能有多少人家用得起?除了商人官戶,就只有剛發了大筆賞錢的禁軍士卒了。這些存炭賣完,才是真正考驗京城百姓的時候。

官員只會因循守舊,不能靈活變通,一不小心就會把天災變成人禍。

徐平看看橋邊拍著手笑得開心的盼盼,突然想起了前世語文課上經常說的一句話,哀民生之多艱。民生之艱,歷朝歷代從來不會少,所謂治世也只是減少這些人群罷了。

來到這個世界,徐平只想自己平安富貴一生,刻意不去了解這些,顧好自己就好。

可連自己不懂事的女兒都知道拿著爺爺的手爐給窮苦人暖手,自己又怎能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