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廷辨(第2/3頁)

當天命破除,人必然會問我們為什麽會是這樣,為什麽要這樣看待事情,為什麽要這樣做,為什麽不可以用相反的辦法做。這是人的必然,離了天命,人要從自己找邏輯。

文藝復興歐洲文明從神權中解放出來之後,也同樣經歷了這個過程,一場關於人性的大討論。自由、平等、博愛等等這些名詞,徐平前世聽起來高大上,覺得洋人怎麽會這麽厲害,是怎麽想到這些的。中國的文明怎麽這麽落後,就不去想這些問題,盡是搞些仁義道德天理倫常之類虛假欺騙人民的東西。但是自由、平等、博愛等等這一切,真地引入中國來了,縱然精英再是引頸高呼,這就是文明,愚昧的人們醒來吧,我們不要野蠻,我們要變成文明的民族。大多數的人民卻無動於衷,精英痛心疾首,一切都是文化的錯,我們落後愚昧的文化,什麽時候才能掃除幹凈,走向文明。

人民對引進來的文明麻木,一部分精英失望了,認為這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愚昧與落後深植入骨子,永遠不可能變成文明國家。還有人在堅持,試著分析其實洋人並不是按照這一套來行事的,就跟仁義道德一樣,不過是欺騙愚弄底層人民的把戲。

人民不愚昧,也不會被欺騙,你欺騙他們,他們反抗不了,心裏卻還是很清楚。你逼著他去做這做那,要去這樣想,不要那樣想,他們無法反抗,無非閉嘴罷了。或許在深夜聚在一起閑談的時候,發上幾句牢騷。

這種相互誰也理解不了的現象,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自由、平等、博愛等等這一系列關於人性的學說,仁義道德這些關於人性的學說,其實都不是為了愚弄底層人民的,而是文明要發展不得不面對的議題。

人性是善還是惡,是利他還是利己,是趨利避害還是見義勇為,是自私自利還是勇於承擔責任,等等一切人性的兩面性,跟社會矛盾中的階級分別一起,組成了每一個政權的政治立場,政治原則,政治的邏輯,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洋人的自由、平等、博愛、信用等等這一套文明邏輯引入中國水土不服,不是因為自己文明的愚昧與落後,不是人民愚昧麻木不仁,而是因為這一切,祖先早已經進行了思想大爭論,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記憶。只是這些文明記憶,隨著那一次文明巨人的倒下,被掃進了垃圾堆,埋藏了起來。文明擺脫了那一次的傷害,打開這個寶庫,就是無盡的財富。

徐平前世每談到社會問題,那位洋秀才總喜歡甩出一個洋人的名詞,什麽利維坦,什麽社會達爾文主義,諸如此類,一臉不屑:你個土鱉知道這些嗎?好好看一看,洋人是怎麽看待社會問題的。什麽時候你個土鱉,也能夠做一回文明人。

一個土,一個洋,名字就已經代表了時代的價值取向。

當徐平穿越千年,努力讓自己的思想跟這個時代同步,去重新思考文化典籍,才真正明白那些是什麽。自己被人罵土,不是因為文明的落後,不是因為祖先愚昧,而是他們走得太遠,又跌倒在了血泊中,文明被封印到了記憶深處。

什麽是文明?一個是階級鬥爭形成的政治制度和原則,另一個是對人性的思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原則,這兩者加起來,就形成了文化和政治,構成了文明的主體。

作為一個上過大學的人,徐平知道在數學中有一條大數定理,巨大數量的隨機,最終會表現出規律性。也聽說過混沌這回事,隨機會表現出有序。

有人覺得人性是善的,有人覺得人性是惡的,有人覺得人天然是自私的,有人覺得不是這樣的。這些關於人性兩面的想法各人不同,這個問題兩人一樣,那個問題不一樣。但是巨大的人口,漫長的時間,終分的交流碰撞,最終會形成共識。這種共識不是決定了這個問題上我是對的,那個問題上你是對的,而是最終形成了一個包容原則,出現了社會文化上的規律性,這個規律性就是文明。

中國人口眾多,教育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獨立思考的人口多,形成這種包容原則也就早得多。這些關於人性的議題,由此生發出來的同性戀問題,家庭問題,倫理問題,種族歧視和種族平等問題,這一系列議題,都放在性情之爭的這個大筐裏。他們在文人的一篇一篇文章裏,在官員一次一次的奏對裏,在朝廷施政的發出去的命令裏。

洋人討論同性戀,討論家庭,討論倫理、討論種族騎士,討論女權這類問題很熱鬧,中國人卻覺得不理解,因為自己的祖先已經討論過了。甚至就連男人穿女裝,諸如此類,都在文明的記憶裏。再一次出現風潮,不過是文明還在退化,沒有重新站起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