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同時牛起來(第4/9頁)

於是,很多人都不齒其為人,說他人品太差。司馬遷直接對他和蘇秦下了個結論:此兩人真傾危之士哉。

可當時他效忠的是秦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秦國,只要符合秦的利益,他什麽都敢做。在人才流動十分暢通的年代,他卻能忠於秦國。從這一點來看,他的人品還是不差的。

在司馬遷的筆下,張儀跟蘇秦的份量沒有一點兒差別。其實,從兩人的業績看,張儀的成就要比蘇秦強得多。當然,這並不是說,蘇秦的水平比張儀低,只能說,他的運氣比張儀差。

水平固然重要,運氣也很重要。

再說明一個問題。

由於現在的史書,都是以司馬遷同志所提供的資料為參照的,所以,蘇秦和張儀兩人一縱一橫,是一對敵手。但後來考古學家在馬王堆裏找到了一堆帛書,經過整理之後,發現這些書全帛是蘇秦的書信。他們由此考證,蘇秦比張儀還年輕得多。張儀死了之後,他才出場。此前與張儀上演對手戲的人,應該是那個公孫衍。

不過,不管是誰,張儀的表演應該是很精彩的,雖然後來他因秦武王的猜忌而離開秦國,但他仍然把秦國當成自己的國家。

宜陽之戰

秦武王把張儀趕走之後,蜀地的亂子再一次出現。

此前,為了把巴蜀徹底變成秦國的領土,秦惠文王把公子通派到那裏當了蜀地的老大。秦惠文王以為,自己的兒子在那裏當最高領導人,蜀地就會很和諧。

哪知,造反事業是誰都可以從事的,即使是親戚也這樣。

秦武王才上位不久,那個蜀侯和他的相國就宣布起兵反他。

武王立即刻派甘茂去鎮壓。

蜀侯雖然勇於造反,但卻沒有造反的水平,宣布造反時,聲音很大,可一點兒抗打擊能力也沒有。甘茂大軍一到,他立馬就全面崩潰。

甘茂平定巴蜀,回到鹹陽,秦武王立即宣布了一項人事任命:任甘茂為左丞相;樗裏子為右丞相。

秦武王雖然長得肌肉發達,看上去很猛,但仍然是個很會玩權術的老大。他覺得一個人當丞相,權力仍然太大了,於是又把這個位子一分為二,自己好管理。

秦國跟楚國玩了那兩次大戰後,元氣確實大傷,幾年沒有恢復過來。秦武王當老大當了八年,一直不敢動刀動槍,心裏很不爽。

他對甘茂說,天天這樣,實在太郁悶了。什麽時候才可以公款通過三川之地去看一看周王室的首都啊。

甘茂絕對不是笨蛋,聽了這話,當場就知道這哥們兒想玩大的了。

可他知道這個計劃太大了,不是一下就可以完成的。這不光要有實力,更要有時間和耐心。如果花的時間太久,老板一心急,然後心急轉化為郁悶,其他政治對手就會趁機說幾句背後話,那自己可就危險了。必須讓老板有心理準備,並從老板那裏取得絕對的信任。

當然,他是不能在出征之前對老大說,你要信任我,我才去。這是什麽話?老大一聽,不生氣才怪,你是不是想推脫?

所以,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務,按照秦武王的計劃,去跟魏國簽定協議,一起攻打韓國。而且還派那個向壽當他的助手。

兩人來到魏國,跟魏王舉行會談。魏王敢不配合嗎?

兩國很快就達成一致,組成秦魏聯軍,掃平韓國。這個工作完成後,甘茂派向壽先回到秦國,向老大報告:魏王同意了我們的建議。但我們最好不要挑起這場戰爭。

秦武王一看,就有點兒傻眼了。

這哥們兒是絕對的猛男,打仗歷來是他的最愛。他即位八年,居然一槍不能打,好不容易等到現在,終於可以向韓國打響他當王後的第一槍,他感到無比的興奮,對甘茂的期望也很大。現在魏國又同意跟他們合作,以兩國的力量打一個韓國,想不勝利都難。可就是這樣一場勝利在望的戰役,甘茂居然說不能打。他一急,就跑到息壤去迎接甘茂,問一問原因。

一見面,他就直接問:“為什麽不能打?”

甘茂說:“韓國的實力並不怎麽可怕。可宜陽是個大縣、軍事重鎮,人口眾多,而且離我們很遠。現在咱們要爬山涉水過去打仗,這個難度有點兒大。呵呵,現在我講個故事,這個故事大王估計也知道。故事的主角就是那個曾參。曾參是什麽人?大王是知道的。話說,他老媽在家織布的時候,有個人進來對她說,曾參殺了人。她不信,覺得她的兒子人品一流,連個小錯都沒有犯過,哪會變成殺人犯?於是她不理。過了一會兒,又有一個人跑來,對她說,曾參真的殺了人。她仍然在那裏織布,覺得這個消息跟她一點兒沒有關系。直到第三個人又進來,對她說,曾參殺了人啊。你還在這裏織布?她才跳下織布機,翻墻逃跑了。故事就說到這裏了。我現在的人品肯定比不過曾參。而大王雖然很信任我,但這個信任度比曾參老媽信任曾參來說,大概是不如的。現實中,對我不滿、猜測我的人肯定不止三個人。所以,我怕大王將來也會像曾參老媽那樣,做出跳下織布機的動作。另外,當年魏文侯讓樂羊進攻中山,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拿下。樂羊回來後,魏文侯拿了一個大籮筐給他看,裝滿一籮筐的,全是控告他的信件。樂羊一看,當場向一再叩頭說,這不是他的功勞,而是歸功於老大的信任啊。現在我的處境是什麽處境?是一個外籍人士,如果樗裏子和公孫衍(這哥們在張儀死後,又回到秦國當了秦的高管)他們在背後搞我一腳,你能不聽他們的話麽?那時,還能攻下宜陽嗎?所以,還是不打韓國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