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羽之死(第5/6頁)

“報,關羽正在不足十裏外的帳中休息,隨行將士只剩下五百余人!”一個傳令兵朝馬上的呂蒙疾馳而來,不疾不徐地稟報。

“哦!五百余人?那細作看清楚了?沒有分兵到別處?”呂蒙問話的語氣雖有疑問,可整個人卻警覺地興奮起來。這興奮感是這樣強烈,以至於他胯下的戰馬都感覺到了,因為它突然撅起了屁股,準備往遠方奔騰而去。呂蒙忙一把拉住籠頭,那戰馬只得在原地朝各個方位徒勞地轉圈。

“看清楚了,沒有!”那傳令兵答。

呂蒙放開馬韁,由著那戰馬往前奔跑了一會兒,又不動聲色地勒住,轉了一個方向,繼續由著那畜生歡騰。就這樣,來回奔走了好幾個回合之後,呂蒙突然在馬背上定住了身子,像想起了什麽似的,對那傳令兵道:“換周字旗,取主公勸降書送關羽!”

他話音一落,那傳令兵即領命而去。呂蒙從馬上下來,站在原地靜靜思索著。他在回憶昨天夜裏收到主公從建業送來的勸降書。那勸降書是那樣寫的:“聞上將軍為曹仁、徐晃所困,特派大將呂蒙前來相救。荊州一戰,江東大都督周瑜殉國,吾不甚悲痛,上將軍與荊州同歸我東吳,必以禮厚之!”那勸降書裏,主公故意沒有提及數月前呂蒙帶死士拿下荊州,而是搬出周瑜,將關羽失荊州全部歸於周瑜,讓呂蒙置身事外。還有,關羽明明遭遇徐晃和呂蒙的夾擊,主公卻說呂蒙是來救他的。呂蒙明白,這不是主公虛偽狡詐,而是因為深知關羽為人之驕矜。

關羽絕無投降東吳之可能,這一點呂蒙很清楚。可招降是主公的命令。而且幾天前江陵太守麋芳、公安守將傅士仁歸屬東吳,不僅讓呂蒙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了兩座城池,而且讓孤立無援的關羽深陷窮途。這讓呂蒙不得不服。

信使很快回來了。他帶回了讓呂蒙震驚的消息,關羽決定投降,不過前提是東吳軍必須後退十裏,他將率軍在南門相見。呂蒙思索良久,最終卻將信將疑。大丈夫能屈能伸,關羽再英雄蓋世,性命也只有一條。不投降就得死,因此投降不是不可能。不過兵不厭詐,比投降更可能的卻是常見戰法——詐降。因此,呂蒙在派人回稟主公之後,又急忙派人連夜深入敵後,在關羽可能逃走的路上設計重重兵馬。

很快,夜晚過去了,清晨來臨。石塊似的大雨也漸漸停住,石針似的雨點淅淅瀝瀝砸落在黑灰色的城墻上。麥城的南門是一座剛被修葺一新的城門。關羽治軍嚴謹,麥城雖在荊州郊外,可到底是荊州的門戶之一。因此關羽對這裏比呂蒙還是要熟悉很多。念及這點,呂蒙來到城下時,也就更加小心謹慎。呂蒙剛在城下駐紮不久,就有前鋒將士來報,說遠遠地,已經在遠鏡中看見城頭站著關羽的身影。那高大的身形,飄動的胡須,還有那威名遠揚的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都猶如巍然屹立於城墻之上的一尊天神。呂蒙便立刻遣開眾人,親自騎著戰馬往城墻上飛馳。

當呂蒙來到離關羽百米處時,才知道那人形有詐。那身影雖逼真,卻隨風晃動,在零星的細雨中淋落成串的水珠。這是一個由幡旗做成的假人,是一個用來蒙騙吳軍和呂蒙的人形物。然而,在呂蒙眼中,這倉促間做成的用來脫身的東西,因輪廓情狀酷似關羽,竟也不可思議地威風凜凜、栩栩如生!

呂蒙沒有驚慌,反而在那幡旗下靜靜地發了好一會兒呆。不過爾爾呀,威震華夏的關羽,為脫身竟使出這一番蹩腳的詐降!難道他真的以為這種小兒把戲能瞞過自己?可悲啊可悲!物傷其類,他竟情不自禁地可憐起關羽來。

果然,當日傍晚,呂蒙接到吳軍戰報,在麥城西北的臨沮,關羽在小路中了埋伏,赤兔馬被絆馬索絆倒,關羽真身為潘璋部下馬忠所擒。他聞訊之後立刻上馬啟程,趕往臨沮。

眾星掩月的夜空,呂蒙在布滿露珠的青草小徑上一路疾行。在一處布滿沙石的空曠地,他看見了叢叢火把之下被甲士們圍困在圓圈中央的關羽。他那重棗似的臉膛變得十分黝黑,似乎布滿了泥灰。寬闊的肩膀微微後縮著,好像剛剛遭受過重擊。沒有了赤兔馬座駕,他扶著那把青龍偃月刀,勉強佇立著。顯然,直到此刻,還沒有將士敢靠近他,更不要說上前將他押住。呂蒙問了那外圍的甲士,知道關羽的隨從除了分路而走的部分,已全部被吳軍殲滅。

看見一身白衣的呂蒙從“周”字大纛下走出時,關羽出人意料地對他微微一笑:“你是何人?敢在此地擒我?”他說著故意挺直了胸膛,似乎仍舊有無盡的膽氣。

呂蒙不解,也故意朗聲道:“在下呂蒙,前來看望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