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吳三桂“借虜平寇”始末(一)

吳三桂,字長白,祖籍徽州(今安徽徽州),祖上先遷居高郵州(今江蘇高郵),後又遷至遼東中後所。父親吳襄,識文能武,尤善養馬,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以販賣遼東馬匹為生。後中武舉進士,進入軍界,並與遼東望族祖氏聯姻,娶了祖大壽的妹妹為妻,任祖大壽手下參將,累官至都指揮使,留鎮寧遠。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吳襄任錦州總兵官。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又以軍功授為都督同知,蔭一子錦衣百戶世職(《庭聞錄》卷一)。

從此,吳家子弟紛紛登上仕途,各居要職。

吳三桂的哥哥吳三鳳和姨父裴國珍均為大淩河的軍官,吳三桂年紀輕輕,也得以提為前鋒右營參將。

吳三桂天資聰明,少練騎射,天天手不離箭,股不離鞍。稍長,任俠尚武,能騎馬獨闖山林,射殺猛獸。十四五歲時,又跟隨名師練得一身好刀法,於十七歲參加武考,中武舉,得在軍中任職,開始了其風雲激蕩的軍事生涯。

少年吳三桂長得很帥,五官精致,“瞻視顧盼,尊嚴若神”。可是,在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鼻梁之上卻多了一道長盈寸余的刀疤,平添了幾許暴戾、猙獰之氣。

這道刀疤源自在建昌城外的一場遭遇戰。

該戰,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被萬余後金騎兵團團圍住,吳三桂匹馬揚刀,拼死力戰,於萬軍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將父親勝利救出。

就在這次單騎闖陣的過程中,吳三桂的鼻梁上挨後金悍將的一刀。

因為挨了這一刀,吳三桂威名大振,既得“忠孝”之名,又以“勇而敢戰”為時人所感服。

崇禎十二年(公元1638年),吳三桂升為寧遠團練總兵。同僚眼熱得直發感慨,說:“儒門出將才,父子同為國家元帥,真可謂是千古奇跡!”

不過,在崇禎十四年(1641年)洪承疇所主持的松山大戰中,吳三桂置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師洪承疇於不顧,置數萬大明將士的生死於不顧,臨陣脫逃,做了個可恥的逃兵。

大明王朝屯駐在關外的兵力在松山大戰中傷亡殆盡,崇禎帝痛惜人才,不追究吳三桂的死罪,予以寬大,責令其固守關外殘土,戴罪立功。

這一寬大處理,讓吳三桂感激涕零,在接下來相當長的時間裏,堅定地站在明朝一邊,赤膽忠心,與清軍對抗。

吳三桂授提督職銜,守寧遠堅城近兩年。

因為舅父祖大壽和兄長吳三鳳等人已經降清,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裏,清廷不厭其煩地對吳三桂進行招降,卻均以失敗告終。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揮師直撲神京,崇禎帝迫於形勢緊急,加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勒令他放棄寧遠,率部進關勤王。

如果吳三桂能像“己巳之變”中袁崇煥馳援北京一樣,以精銳兼程疾馳,旬日當可抵達北京。

可是關外土地已經放棄,遼民攜家帶口,背井離鄉一同入關,婦幼老少啼號,擁塞於道,每天行路不過五十裏,這樣,吳三桂才到關門,北京已經失陷了。

崇禎帝駕崩,入京勤王已經沒有意義了,吳三桂該何去何從?

在吳三桂身後,清軍已經尾隨而來,關外地區全部陷落,退路已斷;在吳三桂前面,入主神京的是號稱百萬的李自成大順軍,也已無路可去。

吳三桂只好屯兵於山海關,局促於關內永平府一隅之地,苦苦思索著未來的出路。

吳三桂所部和山海關總兵高第所部合兵一處,只有區區五萬余人,且缺乏糧餉來源,是無法在清、順兩大勢力之間發展為第三方勢力的,以這時的形勢論,他只能在降順、降清之間做出選擇。

吳三桂所部遼東官兵與清軍仇殺多年,而與大順軍並沒有多大怨仇,另外,社會上流傳著一種“明亡順興”的聲音,很多明臣都歸附到大順政權旗下。

所以,吳三桂萌生了降順之意。

三月二十日,李自成派明朝降將唐通前來約降吳三桂。

唐通兵力遠遜吳三桂,三月初投入大順就得封為定西伯。唐通以身作則,在吳三桂面前大誇李自成夠意思,鼓動吳三桂投降。

吳三桂由是做出了決定,宣布投降大順政權。

吳三桂將山海關移交唐通守禦,自己率部進京謁見李自成。

三月二十二日,軍至永平(今河北盧龍縣),吳三桂大張告示,雲:“本鎮率所部朝見新主,所過秋毫無犯,爾民不必驚恐。”

三月二十六日左右,抵達河北玉田縣,神京已經在望,吳三桂卻改變主意了。

原因是在永平西沙河驛,吳三桂遇到了從北京逃出的奴仆,得悉父親吳襄已被捕。既而又得知自己留在北京的愛妾陳圓圓(又名陳沅)被大順軍將領所掠,悲憤所致,怒發沖冠,仰天長嘯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還有何面目活在天地間!”驟然回師,將剛剛接管了山海關軍務的唐通部殺散,重新占據了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