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清兵如蟹,曷遲其來(一)(第2/3頁)

在這兩方面情況下,江南地區的民眾一時還沒有跟隨著西北等地揭竿起義,但卻也是隱忍待發了。

所以,南明政府的建立,民眾的期待值並不是很高,反應比較冷淡。

甚至,因為南明政府為了滿足軍大爺的索餉,征餉過急,一些民眾還恨不得這個政府早死,從心裏詛咒它,聽說清軍南來,有人還嫌清軍太慢,埋怨“清兵如蟹,曷遲其來!”

時至現在,還有很多人說,明清間的鬥爭是狹義的民族之爭,是大漢族主義的一種表現。

其實,只要稍微冷靜下來,認真思考一下,就發現不是那麽回事了。

就整個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而言,她是包容、博愛和兼收並蓄的。

誠如《全唐文》中程晏的《內夷檄》所說:凡是願意接受中華文化禮儀道德,“能馳心於華”,即使身出異域,“吾不謂之夷矣”;相反,如果是中原之民,“反竄心於夷”,那麽就算“身出於華”,“吾不謂之華矣”。

明成祖朱棣更說:“薄海內外,皆吾赤子,遠人歸化,尤宜存恤。其即遺人發粟賑之,毋令失所。”

中華民族對“化外之民”的寬厚仁和是很夠意思的!

也就是說,中華民族的本身並不排外,她反抗的是野蠻、殺戮和暴力。

對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而言,到底是哪一個民族的人擔任國家統治者,這並不能成為主要矛盾所在。

打個比方,唐宋之交的五代十國時期,梁唐晉漢周中的唐、晉、漢三代都是沙陀人建立的,而對這三個朝代的統治者,除了石晉因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留下大漢奸的罵名外,人們對他們的建朝立國並未持多大的異議。特別是後唐,後唐的第一代英雄人物李克用在黃巢起義、大唐王朝危急之時,千裏勤王,贏得了世人的一片叫好聲。所以,在梁晉爭霸的最後歲月裏,沙陀人李克用的兒女李存勖完敗漢人朱溫建立的後梁,建立了後唐,人們感到的不是憤怒,而是贊許。

何況,經過數百年的民族融合,滿清女真人本身已經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員。所以,當大明王朝的階段矛盾已經難以調和,當大明王朝的垮台和經濟崩潰成為必然,當李自成大順政權無法建立完善的政治管理體系,滿清及時入關,參與到國家的重新統一戰爭中,這行為本身並沒有太多可堪指責的地方。

所以,民眾會希望清軍南來就不奇怪了。

那麽,民眾為什麽希望清軍南來?

原因也簡單:他們認為清朝政府已經解決了土地兼並問題,並在北方分土地、減租減稅了。

那麽,清朝政府是不是已經解決了土地兼並問題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的。

原本,在明朝末年,全國耕地只有10%掌握在廣大的農民手裏,而另外的10%掌握在朱氏皇族的手裏,剩下的80%則掌握在大大小小的官僚、地主手裏。許許多多的農民靠做地主的佃農為生,而過高的地租已經讓他們的腰背彎到了地面。這樣,大夥兒實在活不下去了,就拿起刀子跟著李自成、張獻忠等人鬧起來了。而李自成、張獻忠也真不含糊,在造反動亂過程中,對各級皇族、官僚、地主分子本著趕盡殺絕的態度,大加殺戮,使得這些特權階級逃的逃、亡的亡,原先掌握在他們手裏的耕地一下子就成了無主荒地。

清朝政府入主北京,新來乍到,國政大事千頭萬緒,一時也騰不出工夫處理土地問題,但賦稅又不能不收,情急之下,就采取快刀斬亂麻的方式,以“誰耕種,誰納稅”的辦法收取賦稅,這樣,就相當於承認了佃農對租種土地的所有權。

北方的佃家們在明清更替中撿了這個大便宜,就無怪乎南方兄弟的眼饞了。

而且,清政府為了收買人心,根據文臣範文程的建議,賦稅征收就按萬歷時期的較低標準征收。

另外,還實行減稅,大幅減免本年度“清統區”的正賦,征收辦法是清軍所過之處免征糧一半,未過之處只要真心歸順,可免征糧的三分之一。

除免了部分本年度的賦稅外,還規定,以前年份老百姓欠崇禎朝的賦稅,統統不再交納。

這麽好的事情,南方的兄弟又怎麽不眼巴巴地盼著清軍南下?

相比之下,盡管江南富足,且在明朝中後期單單以一地的賦稅就支撐起了大明帝國的70%的財政運作和開支。

而且,“甲申之變”以後,即使遼東、陜西、河南等地已經淪陷或半淪陷,江南的財政僅僅用於自身,百姓的日子還是沒有好轉的跡象。

要知道,南明立國一年,其從江南賦稅中征收的白銀高達四百六十萬兩,卻還連連告急,聲稱支出卻高達七百萬兩,虧損二百四十萬兩。

不過半壁河山,怎麽用這麽高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