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清兵如蟹,曷遲其來(二)(第2/2頁)

一般來講,滿族人只有“國喪”和“父母喪”內百日不剃,平時除中間一小撮外,周圍頭發不能留蓄。

努爾哈赤建後金稱汗後,強迫被占領區漢人和投降的漢人必須剃發,所以,剃或不剃,成為一種政治性標志。漢人只要剃頭,就免死收降,否則就砍頭。

後金軍占領遼陽後,當地漢民成千上萬不願剃頭,自投鴨綠江而死。當時當地,漢民有時候剃發後結果更慘。由於明清方面的拉鋸戰,剃發漢民常被明軍殺死,士兵們割頭後冒充滿人首級去報功。

皇太極繼位後,殺人方面有所收斂,但對剃發則要求更嚴。

皇太極之所以如此強調剃發,正源於他讀過書,對歷史上的女真帝王金世宗非常欽佩。他堅定認為,女真如果漢化,後果肯定會速亡。

清軍初入關,占領北京後不久,即發布剃發令。由於吳三桂等明朝降官勸說,加之北京及周圍地區人民反抗連連,多爾袞不得不收回成命,於順治元年五月二十日諭旨中說:我為了區分順民和逆民,所以頒布了剃發令,通過剃發與否來區分順逆。現在聽說民意抗拒剃發,說我不是以文教來安定民心,那麽,從此以後,天下臣民照舊束發,悉從其便。

現在,隨著大順政權和弘光政權的相繼覆滅,多爾袞認為強令天下剃發易服的時機到了,六月初五日,便下諭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發,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

六月十五日諭禮部道:從前剃發的制度沒能統一,就暫時聽任百姓自便,準備等到天下大定了再統一頒布剃發令。如今四海一統、中外一家,君王猶如父親,百姓猶如兒子;父子一體,不能有半點違抗?如果國內不統一剃發,就屬於存在二心。從今日布告之後,京城內外限半個月之內,直隸各省地方接到剃發令後,也是限半個月之內,一律剃發。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就是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不剃,巧辭爭辯,決不輕貸。”

此令一下,全中國漢族人民不僅有亡國之愴,更有亡天下之痛。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有大聲疾呼:有亡國,有亡天下。怎麽區分亡國與亡天下呢?如果只是易姓改號,是為亡國;如一旦出現獸吃人、人吃人的局面,就是亡天下。要保國家不亡,主要責任在於國君及其臣子;要保天下不亡,則天下匹夫人人有責!

為了免除剃發易服,數千萬漢族男兒勃勃不屈,抗爭至死,南北中國,以水潑油,鼎沸不已,千萬人頭,滾滾落地。

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潞王降清,浙江省會杭州被清軍占領,不少州縣也遞上降表,歸順清朝。但剃頭令一下,一場以抗拒剃頭為焦點的反清猛火便迅速在全國各地燃燒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