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詭異的人性(第2/3頁)

馬士英所投的太湖義士吳易同樣是一名可歌可泣的大英雄。

吳易,字日生,崇禎十六年進士,復社人士,其人能詩善文,喜讀兵書。

北京失陷時,他不過一名候補官員。

弘光在南京建政,吳易往揚州投靠史可法,上呈《中興末議》,得史可法題授職方主事。

次年,吳易赴江南籌集糧草,未還而揚州已失。吳易只好率糧船開赴吳江,但吳江也很快告失。

不得已,吳易只好泊船於太湖,隨後與同邑舉人孫兆奎、諸生沈自駉舉義,義軍用白布纏頭,為明朝戴孝,人稱“白頭軍”。

“白頭軍”起兵之初,發展迅速,其屯兵長白蕩,出沒太湖、三泖間,曾三次占領吳江城,並在“分湖大戰”,殺敵三千多,斬清中下級軍官二十多名,獲戰船五百余艘,一時聲勢大振。隆武政權和魯王朝廷均派人攜帶“詔書”而來,對吳易加官晉爵,視為中興大將。

夏允彝的兒子夏完淳和崇禎朝名臣陳子龍也在這個時候加入“白頭軍”之中。

可惜的是,吳易誤中清嘉善知縣劉肅之的奸計,以為劉肅之有反清復明之心,孤身到縣衙與劉肅之洽商舉兵事宜,落入劉肅之之手,被執至草橋門,不屈而死。

就義前,吳易留下《絕命辭》一首:

落魄少年場,說霸論王,金鞭玉轡拂垂楊。劍客屠沽連騎去,喚取紅妝。

歌笑酒爐旁,築擊高陽,彎弓醉裏射天狼。瞥眼神州何處在?半枕黃粱。

成敗論英雄,史筆朦朧,與吳霸越事匆匆。盡墨淩煙能幾個,人虎人龍。

雙弓酒杯中,身世萍逢,半窗斜月透西風。夢裏邯鄲還說夢,驀地晨鐘。

夏完淳驚聞吳易死訊,白服以往,在吳江為吳易起衣冠冢,賦《吳江野哭》祭奠英雄,詩雲:

江南三月鶯花嬌,東風系纜垂虹橋。美人意氣埋塵霧,門前枯柳風蕭蕭。

有客扁舟淚成血,三千珠履音塵絕。曉氣平連震澤雲,春風吹落吳江月。

平陵一曲聲杳然,靈旗慘淡歸荒煙。茫茫滄海填精衛,寂寂空山哭杜鵑。

夢中細語曾聞得,蒼黃不辨公顏色。江上非無吊屈人,座中猶是悲田客。

感激當年授命時,哭公清夜畏人知。空聞蔡琰猶堪贖,便作侯芭不敢辭。

相將灑淚銜黃土,築公虛冢青松路。年年同祭伍胥祠,人人不上要離墓。

夏完淳幼有神童之譽,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九歲時寫作了《代乳集》,年十六擬庾信作《大哀賦》,文采宏逸,辭情感人。

明末陳繼儒曾寫有《夏童子贊》,稱譽其:“包身膽,過眼眉,談精義,五歲兒。”又說他:“矢口發,下筆靈,小叩應,大叩鳴。”

錢謙益則贊他:“若令酬聖主,便可壓群公。”

父親夏允彝殉國之時,夏完淳靜立池邊,親歷了父子生離死別的全過程,發誓要繼承父親的遺志,抗清到底,為民族雪恥,為父親報仇。他與老師陳子龍、嶽父錢栴一起加入吳易“白頭軍”中,得魯監國遙授為中書舍人,父親夏允彝得謚號文忠。

吳易遇害後不久,夏完淳與嶽父錢栴也在華亭家中被捕。

清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看見夏完淳不過一稚氣未脫的小小少年,不以為意,慢聲道:“小孩子無知無識,識得什麽稱兵犯逆!想來必是被人誘騙,誤入軍中。如歸順大清,當不失美官。”

夏完淳知道說話的便是大漢奸洪承疇,故意語帶諷刺地說:“本朝有一個大英雄大豪傑,名叫洪亨九(洪承疇字亨九),在松山、杏山與北虜交戰,灑血戰場,為國捐軀,先皇帝(崇禎帝)聞之震悼,親自作詩褒念,感動海內。我仰慕洪亨九先生的忠烈,雖然年少,殺身殉國之心卻不肯少於洪先生半分!”

夏完淳這番話一出口,弄得洪承疇好不狼狽,臉上青一陣、紅一陣,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站立旁邊的衛兵趕緊提醒夏完淳,說:“上座者,即洪經略也!”

夏完淳故作糊塗,斥罵那人說:“洪亨九先生死於大明國事已久,天下誰人不知?天子曾臨祠親祭,淚灑龍顏,群臣嗚咽。你等逆賊醜類,也配托忠烈先生大名,汙損忠魄!”

夏完淳越罵越帶勁,洪承疇無言以應,神色沮喪,如失考妣。

夏完淳的嶽父錢栴受刑太重,意志沮喪,夏完淳覺察其神色有異,一旁激勵他道:“女婿與大人一同慷慨請死,正可以和陳子龍先生相見於地下,乃是奇偉大丈夫平生之快事,大人不必如此氣沮!”

錢栴聽了,精神不由為之一振。

洪承疇無奈,只得令士卒把二人押回牢獄。

在獄中,夏完淳談笑自若,與難友義士吟詩唱和,並寫下了《土室余論》、《寄內》、《獄中上母書》、《遺夫人書》等視死如歸、慷慨激昂的悲壯文字,展示自己“含笑入地”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