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另類忠臣蘇觀生

蘇觀生,原名時澤,字宇霖(一作汝臨),廣東東莞人。

蘇觀生的家底不好,平民出身,為改變自己的家庭成分,他也曾像萬千讀書人一樣,寒窗苦讀,希望通過科舉考取功名。無奈資質有限,到了三十歲,才勉強成為諸生。

按照這種速度,要中進士,懸。

所幸崇禎六年(公元1634年),三十六歲的蘇觀生得到了提學曾化龍的青睞,得擢為拔貢。到了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又得同鄉工部郎中張一鳳的特疏保舉,出任無極知縣。

蘇觀生讀書雖然不夠優秀,但卻是個幹勁十足、敢作敢為的實幹家。

在無極,他的工作卓有成效,得遷永平同知;不久,因為政績斐然,又升黃州知府、改授山東登萊道管天津水師,儼然成為一個地方大員。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他還發揮了狠人作風,做了一件很有名的狠事。

這一年,李自成進北京,在天津安置了大量官員。

蘇觀生根本不把李自成放在眼裏,將這些大順官員殺得幹幹凈凈,然後拍拍屁股,率輕銳數百人航海飄然南下。

蘇觀生這種表現,很得後來的弘光帝所喜,得授南直隸督糧道,不久,又以太監高起潛疏薦,授監軍副使。

南京失陷後,蘇觀生和黃道周等人一起擁戴隆武帝登位,超拜吏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參機務,並賜號“奉天翊運中興宣猷守正文臣”。

蘇觀生讀書成績不好,不是科班出身,驟然入閣成為大學士,不免讓某些人眼熱。

這些人指指點點,甚至惡言中傷,說蘇觀生生活作風有問題、貪汙腐敗,收受他人行賄,等等。

蘇觀生不是一個完人,確實有許多缺點,但著實是一個清正廉明的好官。

面對這些人別有用心的誣陷,兵科給事中張家玉實在看不過眼,上疏力證其冤,說:“輔臣蘇觀生從基層幹部做起,先為一邊遠落後地區的小縣令,這是邊境百姓所共知,從事海外運輸工作,也近十多年,家中空存四壁,一點綿薄的薪水,連八旬老母也奉養不起,微臣兄張一鳳之子,每月都買一點魚肉菜蔬替他孝敬老母親。”稱蘇觀生“清也千古”,“忠也千古”。

隆武帝也毫不為流言所動,一如既往地倚重蘇觀生,說:“蘇觀生心系重任、肩挑重擔,志向宏大,忠心耿耿,朕唯賢是任,其他人請不要再說三道四了。”

蘇觀生感激之余,慨然有澄復天下之志。

楊廷麟、萬元吉等人勸隆武移蹕贛州,蘇觀生也是極力贊成的,並請命先赴南安,聯絡江楚。隆武二年,隆武汀州死難,九月,贛州破,蘇觀生度嶺返回廣州,準備另立新主。

十月,瞿式耜等人倡議立桂王朱由榔,蘇觀生欣然致書,準備加入參擁立之列,繼續為新政府效力。

但,誠如前文所說,朱由榔政府以丁魁楚為首輔已經讓蘇觀生及陳子壯等前朝大學士感到不痛快,而丁魁楚又與蘇觀生有因有隙,生怕蘇觀生這個前朝舊相入朝會對自己形成壓制,竟然拒書不受。

除丁魁楚之外,還有一些諸如呂大器之類喜歡認死理的人,這些人一口咬定蘇觀生不是兩榜進士出身,不具備入閣資格,對蘇觀生大行人身攻擊之能事,讓蘇觀生顏面丟盡。

俗話說,樹怕剝皮,人怕撕臉。

蘇觀生為人強勢,不愛財,不好色,不怕死,一向行事利利落落,從不肯向惡勢力低頭。

但有一件事,始終讓他耿耿於懷,在別人面前總覺得擡不起頭。

這件事就是:自己未能考取進士。

丁魁楚的排斥倒也罷了,呂大器等人的羞辱,讓蘇觀生對新生的朱由榔政府頗感遺憾。

但蘇觀生還沒有對朱由榔政權完全失望,在朱由榔監國之初,他還是派出了兵部職方司主事陳邦彥前往梧州勸進,請朱由榔正式稱帝,並懇請聖駕移蹕廣州,以安人心。

現在,朱由榔非但不肯移蹕廣州,反而棄肇慶往廣西而去。

蘇觀生遂生另覓明主之心。

明主?還能有什麽樣的明主呢?

上天很快就把蘇觀生理想中的明主送到廣東。

這人就是隆武帝的弟弟,唐王朱聿。

十月二十九日,唐王朱聿同鄧王、周王、益王、遼王在總兵林察的護送下由閩出海,乘船到了廣州。

雖說唐王朱聿本人在這亂世只求逃得一命,不敢別有奢想,但他的到來,讓蘇觀生腦洞大開。

按照禮制,不是有“兄終弟及”這一條嗎?

想起隆武帝明斷果決、志存恢復,而且又對自己情深義重,再看看朱由榔落荒奔命、丁魁楚的小人得志、呂大器之流的刻薄無情,蘇觀生登時熱血上湧,高呼道:“我蒙先帝(指隆武帝)厚愛,即使到死也報答不了,現在他的親弟弟還在,為什麽不立他而立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