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任性的鄭成功(第3/4頁)

周全斌的原意是,您若志在勤王,就應該發兵打通廣西,與孫可望、李定國會師,然而連兵北進。只是金聲桓、李成棟已敗亡,東西聯絡不易,當前只能盡力經營閩海地區罷了。

鄭成功贊成周全斌之論,是指金聲桓、李成棟已經不在,那就用不著費工夫與孫可望、李定國聯合了,專心經營閩海地區。

所以,和當年何騰蛟一樣,鄭成功心中所想的,只是踞閩海之地,自雄一方就行了。

甚至,他比何騰蛟的野心還大,他不單單只想割據一方,還想自建一國,像高麗、朝鮮那樣,成為獨立行使主權的國家。

當初,他獅子大開口,向清廷索要四府之地以籌百萬之糧,認為清廷不會同意,可是,清廷卻是同意的。

現在,他要求仿高麗、朝鮮例建國,又焉知清廷不會同意?

所以,他在巴巴地等著清廷的回音,不想因為發兵相助郝、李二人而破壞了和談。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以鄭成功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實在稱得上是海內一奇男子,當世的大英雄。

但要與李定國相比起來,他似乎又有所不及。

試想,以李定國的實力論,如果他要像鄭成功那樣割據一方、威福自操,有何難處?桂林大捷後,他本可以控制廣西全境,但清軍兵犯湖南,他還是以大局為重,提師北上。

即便在衡陽戰役後,他仍然可以憑借本部兵力控制廣西全境,做他的廣西王。

但率部退入廣西以後,一面委曲求全地防止與孫可望徹底鬧僵,一面苦口婆心地向鄭成功乞援,積極部署東征,所著眼的並非一己之私利,而是整個大明江山,全天下的漢家百姓。

由此可見,李定國不但是明末第一名將,更是明末第一英雄。

再次給鄭成功發了求援信後,李定國沉下氣來攻城。

肇慶攻防戰從三月二十六日開打,雙方都搏盡全力。

按說,以李定國的百勝之兵圍攻城內作困獸鬥之眾,贏面應該較大。

問題是,坐鎮廣州的清平南王尚可喜已經把準了鄭成功之脈,斷言鄭成功不肯出兵,自信滿滿地說:“鄭成功什麽都不必憂慮,只要攻破了李定國,南明小集團就會自相解散了!”

他親自率領平南、靖南(耿繼茂)兩藩主力趕赴肇慶,要與肇慶守軍內外夾擊李定國。

這麽一來,如果鄭成功真不肯出兵,李定國一軍就處於極為危險的境地了。

事實上,鄭成功還真的鐵了心不肯出兵。

這樣,常勝將軍李定國的失敗就不可避免了。

四月初八日,尚可喜以壓倒性的優勢沖擊李定國的大營,雙方數度拼殺過後,李定國被迫離城五裏下營。

強取肇慶的計劃已經落空,原寄希望的鄭成功軍又杳無消息,李定國再三權衡,決定主動撤回廣西。

這樣,李定國第一次進攻廣東的戰役宣告結束。

按清朝方面記載,李定國在肇慶戰役中雖然未能得手,但兵員損失並不多,留在戰場上的明軍屍體,不過區區數百具而已。

其實,尚可喜雖然斷定鄭成功不會出兵,但這也只是他頭腦裏的一個判斷而已,出兵與不出兵,全在於鄭成功一張嘴,萬一鄭成功突然腦洞大開,不按其慣常的牌理出牌,兵發廣州,那麽,他尚可喜和耿繼茂將是到去年桂林孔有德的下場。

所以,尚可喜在增援肇慶時,心中始終繃著一根弦,一面與李定國交戰,一面向清廷請派援兵。

五月,清廷命駐防江寧昂邦章京哈哈木為靖南將軍與梅勒章京噶來道噶率軍赴廣東增援。

這支援軍到了廣東,肇慶戰役已經結束。

於是,郝尚久的末日到了。

郝尚久得知李定國已經兵敗西撤,叫苦不叠。

以他的兵力,要對付尚可喜,已經難以為敵了,而清廷的生力軍又至,生存的機會相當渺茫了。

可憐的郝尚久,他所能做的就是拼命向鄭成功呼救。

這次,鄭成功的大軍來是來了,但只是草草攻了一下清軍的鷗汀寨,給郝尚久傳了一道手令,稱自己要往揭陽征糧,要求郝尚久固守城池,萬不可背叛歸清,就匆匆返回廈門了。

這樣,災難很快地降臨到郝尚久頭上了。

八月十三日,清靖南王耿繼茂、靖南將軍哈哈木和奉調來援的南贛兵孔國治部在收取了潮州府屬各縣後,迅速地包圍了府城。

九月十四日夜,經過一個月的拼死搏戰,潮州城破。

郝尚久與兒子郝堯一同舉刀自殺。盡管已經氣絕,郝尚久的眼睛還是瞪得大大的,似乎,眼睛裏閃爍著無數個巨大的問號。

清軍屠城,斬殺無算。

其實,命苦不能怨政府,郝尚久用不著這樣死不瞑目,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追求,就像他當初降清又返明,返明復降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