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戰爭依舊繼續(第4/18頁)

裕謙,蒙古族大臣,嘉慶二十三年(1818)進士,先後擔任主事、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無論做什麽官都頗有威望。裕謙是一個保守派,反對國家的任何改革,對英國人的入侵持抵抗態度,並隨時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

從裕謙過往的經歷來看,他雖然不是一員武將,卻有著戰勝一切敵人的決心。道光皇帝或許正是看中了他這一點,所以才讓他這個文人掌兵。裕謙到達浙江後,立即采取措施,開始加強定海一帶的備戰工作。

裕謙作為一方軍政長管,十分清楚打仗首先要凝聚士氣,尤其是定海曾經陷落於敵手,因此凝聚士氣就顯得更為重要。為此,裕謙親自帶領文武官員在神像前發誓,所有官兵將與定海共存亡,並立下軍令狀,凡私自勾結英國人的,一經查出立即處以極刑。

裕謙十分清楚,定海之戰先前之所以失敗,除了英軍軍事實力強大之外,定海的守備工作嚴重不足也是戰敗的主因。雖然當時英國軍艦已南下廣東,但他並沒有因此而裁撤浙江的防務力量,甚至繼續調兵遣將。他采納了定海鎮總兵葛雲飛的建議,構築定海外城。由青壘山西腳起,至東山腳止,築土城一道,中間設碶閘三處,作為外抵海潮,內泄湖水之用,在城山地帶選擇要地安設炮位,使得本來孤懸海外的定海,有了防禦工事。

應該說裕謙在定海的防務問題上,雖然做得還不是十分周全,但這種堅決抵抗外敵的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這在當時清政府上下已經習慣於承平之世帶給他們惰性的情況下,已屬難能可貴。

裕謙信心滿滿,不僅在於他已經構築了防禦外敵的工事,更在於他手下個個都是猛將,尤其是防守定海的三個總兵:定海鎮總兵葛雲飛、處州鎮總兵鄭國鴻、壽春鎮總兵王錫朋。

裕謙到達浙江後,讓三個人統籌協作共同防守定海—用三個總兵級別的將領防守定海,可見裕謙多麽重視這裏的防務。三位總兵到達定海後,針對防務進行了詳細分工。鄭國鴻駐守定海東側的竹山門,葛雲飛駐守北側的曉峰嶺,王錫朋駐守西側的九安門,互為掎角之勢,其中葛雲飛與鄭國鴻形成連營之勢,王錫朋負責支援,三鎮總兵所擁兵力有五千人左右。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二日(1841年9月16日),英軍艦船第二次到達浙江沿海附近,為了彰顯拿下定海的決心,他們在艦船上豎起大旗,上書十個大字:寧鎮要通商,定海永不還。

相比於第一次侵占定海,這次英軍十分小心謹慎,原因在於他們探得裕謙已經下大力氣做好了防務工作。他們先以小船在鎮海縣雙基海口登陸,試圖進一步探聽虛實,結果被守備黃夢賚率兵擊退。

八月十二日(9月26日),四艘艦船再次襲來,這一次的主攻方向是鄭國鴻防守的竹山門。英軍當時試圖從水路進入竹山門。最先發現他們的是葛雲飛,他立即指揮清軍在半塘土城發炮轟擊,將一艘英軍較大艦船的桅杆擊斷。英軍看到這一側的清軍防守較為嚴密,立即轉至大渠門,又被鎮標左營遊擊張紹廷在東港浦土城擊退。此後的八月十三日(9月27日)至八月十六日(9月30日),英軍又接連三次侵襲定海,都被清軍擊退。

面對英軍的幾次進攻,清軍雖然只獲得小勝,但也說明裕謙加強定海防務所做的一切起了作用。令人憂慮的問題也有,比如敵方的幾次小規模侵襲,已經使連日作戰的清軍開始面臨困難的局面,其一是糧食短缺,其二是連日作戰導致士兵們精神緊張而疲勞不堪。加之幾日來風雨交加,清軍士兵始終立於泥濘之中,戰鬥力受到極大影響。不過即便如此,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這樣一支疲憊之師,居然在此後不久,打出了鴉片戰爭開戰以來最為壯烈、最為蕩氣回腸的戰鬥。

英軍二次進攻定海的兵力,艦船有五艘,汽船有三艘,登陸作戰的兵力分為兩個縱隊,共計三千五百人左右,另外還有招募的一些當地的亡命徒充當輔助力量,總數上略超過清軍。在火力上,清軍在定海及土城上共架設了二十二門火炮,城垣周圍有大小火炮四十門,另外水師戰船上有十門鐵炮。清軍的作戰武器是冷熱並用,而英軍的現代化武器的殺傷力則遠遠超過清軍,僅一艘大型戰艦的火炮就有七十至一百二十門不等。另外,由於定海孤懸海外,使得清軍的後勤補給不能及時跟上。

其實,三個總兵最清楚定海前線是個什麽狀況,因此為了緩解緊張局勢,三人曾經屢次請求身在鎮海大營的總指揮官裕謙,希望多多增援火炮。但裕謙身邊負責文案的人因為葛雲飛性情耿直,在呈遞文書時沒有禮品饋贈,因此故意壓下文書。進而此人又代替裕謙批復,說定海一地屢次要求增兵,實屬小題大做,三鎮總兵的這個做法,是為將來一旦定海失守而推卸責任,因此不能批準增援火炮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