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戰爭依舊繼續(第3/18頁)

經過達洪阿和姚瑩的努力,台灣的防務得到了明顯的加強。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的努力的確收到了回報。

時光荏苒,義律換成了璞鼎查,英軍打下廈門又從廈門離開,璞鼎查派海軍將領阿夫萬率領三艘艦船前往台灣。不過這三艘艦船途中遇到風浪,其中“諾郁達”號和“安娜”號被迫停泊,只有阿夫萬的坐船抵達了台灣雞籠口。

八月十五日(9月29日),該船移泊萬人堆附近。於次日黎明時分,對二沙灣炮台開炮轟擊,清軍反應不及,兵營被炸毀。參將邱鎮功得到消息後,立即下令開炮回擊,同時二沙灣旁邊的三沙灣炮台開炮協助回擊英軍艦船。當時清軍的八千斤巨炮擊中敵船,致使其桅杆紛紛斷落。

阿夫萬情急之下下令撤退,可是由於當時風高浪急,該船被風浪吹得沖向礁石,頃刻間立即粉碎,艦船上的士兵紛紛落水,清軍趁此機會駕船來了個痛打落水狗。一直到次日(30日)為止,共計殲敵一百五十余人,俘虜十九人,並從死亡的英軍士兵身上搜出台灣地理形勢圖五十一幅,另有十張寫滿英文的稿紙,裏邊繪有城池、人物、車馬等形狀,印證了英軍早就有進攻台灣的圖謀。

台灣清軍算是首戰告捷,但達洪阿十分理智,他明白英軍不可能只派一艘軍艦進攻台灣,而且隨著這艘艦船被清軍擊沉,英軍很快就會再次襲來。

正如達洪阿所料,九月五日(10月19日),英軍卷土重來,艦船短暫停留雞籠[雞籠:今稱雞籠。

]口之後,隨即駛進萬人堆,遣放兩條舢板船進入海口,試圖侵犯雞籠。看到清軍守衛嚴密,英軍改變主意,表示願意以每個人一百大洋的價錢,贖回被俘的英軍士兵,結果被達洪阿拒絕。

吃了閉門羹自然心有不甘,然而此時只有兩條舢板船的英軍不敢貿然進攻,只能向璞鼎查匯報,希望他能夠從北上的艦船中,抽出一部分以增援台灣戰事。

九月十三日(10月27日)上午,配有重炮的英軍重型戰艦突然直撲二沙灣炮台,在連續發炮轟擊後,炮台的右側兵營被炸毀。守備許長明、參將伍雲升在三沙灣的鼻頭山埋伏,伺機發炮轟擊,當場炸死兩名英軍士兵。停泊在邑頭洋的英軍艦船雖然離得遠,但為了給攻擊二沙灣炮台的艦船制造聲勢,也開炮聲援。

清軍和英軍就這樣在此起彼伏的炮聲中一直交戰到次日天明。英軍眼見清軍防守嚴密,守衛的士兵不斷增加,而自身又勢單力孤,因此於中午時分退出海口。

台灣之戰是清政府在鴉片戰爭正式開戰後,第一次迫使英軍撤退的戰役。和先前的幾次戰鬥相比,清軍這次之所以能夠頂住英軍的進攻,除了敵方的進攻力量不足外,更重要的是以達洪阿為首的台灣官兵充分利用了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對台灣防務問題十分重視,進而在戰鬥中能夠采取主動,使得英軍連續兩次進犯均未能得逞。

台灣之戰的勝利說明,從戰略角度來講,當時的清政府打敗 “船堅炮利”的英軍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正像《宣宗成皇帝》實錄中記載的那樣:

順天時,因地利,用人和,以順討逆,以主為客,以眾擊寡,不難一鼓作氣,聚而奸旃。

然而,縱觀整個鴉片戰爭乃至整個清朝末年的對外作戰情況,清政府能夠做到上述表現的時候是少之又少。在台灣之戰成功退敵之後,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就再也沒有太好的表現。

3. 定鎮失陷

英軍從廈門北上,主要目標是先前已經攻陷過的定海。

定海第一次失陷的時候,原浙江巡撫烏爾恭額獲罪受罰,道光皇帝改派兩江總督伊裏布為欽差大臣赴浙江總督軍務,其具體任務就是收復定海。道光皇帝在給伊裏布的諭令中寫道:

如該夷入口滋擾,即開槍放炮,盡力殲除,不必因有天津稟訴一事,轉滋顧慮……務須嚴加察訪,以為進攻之計。

要計出萬全,相機剿辦,如英人投遞書函,不準收受。

看得出來,道光皇帝在諭令中努力給伊裏布吃下定心丸,希望他不要受到先前英國人在天津做法的幹擾,全力做好浙江前線的督戰工作,也希望他不要像琦善那樣瞻前顧後地對英國人搖尾乞憐。

然而或許道光皇帝沒有想到,自己苦心的暗示,卻找錯了對象,原因在於伊裏布是一個和琦善一樣的人。

伊裏布到達浙江後,第一件事就是派出代表和英國人談判,希望對方能夠歸還定海,而且為了討好對方,伊裏布多次派人送去雞鴨魚肉到英國艦船犒勞,可是英國人絲毫不為所動,直到英軍南下進攻廣東,才從定海撤兵而去。

當時有人將伊裏布的獻媚做法報告了上去,道光皇帝極為不滿,最終將伊裏布革職查辦,改換裕謙為欽差大臣,前往浙江總督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