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襄公立國(第4/5頁)

再說經營西戎。西戎是中國古代西部一個族群,他們占據了大片土地。殺死周幽王的犬戎即屬於這一族群。當時西戎的勢力很大,周平王為了躲避西戎的侵擾,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發祥地遷到洛邑避難。雖然周平王將西戎之地封給了秦襄公,但實際上,統治這一地方的仍是西戎。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周平王的這一賞賜只是一紙空文,但是,這一紙空文對秦國來說卻意義非凡,它使秦國獲得了攻占西戎大片土地的合法性。秦國從此可以公開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大張旗鼓地攻取西戎之地,建立起以關中為中心的根據地。

這就好比賞給你一套房子,房產證也給你了,不過,房子裏目前有別人住著。但是,這個“證”非常重要,它證明這套房子從法律上講是屬於你的。至於何時收回,那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對於秦國來說,襄公立國是秦國興盛發達的重要一步,也是它日後統一中國的關鍵一步。秦襄公銳意進取,一生致力於奪取西戎之地,最終戰死在與酉戎作戰的戰場,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對於逐步崛起的秦國來說,秦襄公無疑是第一座巍巍豐碑。

我們用較多篇幅來講述西周的亡國,是想說明一個觀點:西周的亡國給秦國崛起創造了一個歷史契機,秦襄公抓住了這個歷史機遇,使秦國走上了一條振興之道。

大國的崛起無不有一定的歷史機遇,抓住機遇者盛,失去機遇者衰。秦襄公抓住了秦國興盛的機遇。

秦襄公雖然獲得了攻占西戎的賞賜,但是,秦襄公直至戰死疆場都沒能占領西戎。所以,他並沒有從周平王的封賞中得到任何實惠。

亡由余戎王納女樂 霸西戎穆公得其實

秦襄公拿著房產證光想把房子收回來,他就去跟西戎打,一直到最後戰死、都沒能把西戎之地奪過來。秦襄公戰死之後,秦國經歷了七代國君,在近一百七十年裏都沒有什麽作為,也沒有從周王的封賞中得到實惠。但是,到了秦穆公時期,周平王的恩賜才使秦國獲得了極大的回報。

這叫做:襄公有其名,穆公得其實。

秦襄公戰死疆場都沒能得到的東西,秦穆公憑什麽就得到了呢?

這主要得力於一個人。

這個人是誰?他為什麽能夠讓秦穆公得到這麽大的回報呢?

這個人叫由余。

由余的祖上是晉國人;後來逃到戎地。戎王聽說秦穆公非常賢明,為了了解秦穆公,於是派由余來秦國做實地調研。

聽說戎王的使者由余來了,秦穆公特意安排由余參觀巍巍壯觀的秦宮和宮中價值連城的大量財寶。秦穆公為什麽要這樣做?只能有一個答案:誇富、炫耀。

但是,由余參觀完之後卻淡淡地說了四句話:這些東西如果讓鬼神造出來,也能把鬼神累死;你讓人民造出來的,那真是苦了天下的民眾啊(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亦苦民矣)!

由余並沒有羨慕富麗堂皇的秦宮和各種稀世珍寶、反而直截了當地提出批評。由余為什麽要批評秦穆公呢?因為由余既看透了秦穆公的用心,又感到秦穆公的誇富非常可笑。

由余的回答使穆公大為驚詫,於是問:中原各國用“德”(詩書禮樂)和“法”來治理國家,還不時出現戰亂,戎人沒有詩書禮樂與法律,他們靠什麽來治理國家?

由余笑答:這就是中原各國出現戰亂的原因啊!自從黃帝創造了禮樂法度,並親自帶頭貫徹執行,也只是實現了低水平的太平。到了後代,君主一天比一天驕奢淫逸。仗著法律的威嚴監督民眾,民眾不堪忍受了,就怨恨君上,要求實行仁義。上下互怨,篡奪屠殺,甚至滅絕家族,都是由禮樂法度引發的。戎人可不是這樣。在上位者懷著仁德來對待臣民,臣民懷著忠信侍奉君上,整個國家的政事就像一個人支配自己的身體一樣輕松自如,根本不需要什麽治理的方法,這才是真正的聖人治國(一國之政,擾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聖人之治也)。

穆公聽了由余的這番高論,大為驚訝。會見一結束,穆公便立即召見內史王廖,說:鄰國有了聖人,就是我國的災難。現在這個由余太有才了,將來必然是我們的麻煩。我們怎麽辦呢(今由余之賢,寡人之害,將奈之何)?

內史王廖回答穆公說:我告你三個字:一送,二扣,三怠。一送,戎王地處偏僻,沒有聽過中原各國的音樂,送給西戎漂亮的歌女舞伎,讓他整天沉迷於歌舞聲色之中,喪失鬥志。二扣,扣由余,不讓他按時回去,延誤他回國的日期,並且積極主動地向戎主給由余請功,這樣,戎主一定會產生懷疑。一旦他們君臣之間有了隔閡,我們就可以設法得到由余了。三怠,戎王一旦喜歡上歌舞聲色,一定也沒心思處理國事了(且戎王好樂,必怠於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