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襄公立國(第3/5頁)

褒姒雖然美艷絕倫,卻是位冷美人,特別嚴肅,不愛笑(褒姒好笑)。幽王想盡了一切辦法,希望博得褒姒一笑,但始終未能成功(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黔驢技窮的幽王竟然下令:點燃烽火台。烽火台本是國都鎬京遇險時緊急征召天下諸侯勤王的標志,烽火一起,說明國都有警,各地諸侯會紛紛率兵前來救駕。但是,當各地勤主的諸侯趕至京城時,卻看不到敵兵。褒姒看到各地諸侯心急火燎地奔到京城城外又見不到敵兵的尷尬情景,放聲大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褒姒一笑,幽王開心極了(幽王說之),很有成就感。然而,各地趕來的諸侯卻滿腔怒火,因為鎬京並無兇險,也沒有外敵來犯,幽王舉烽火不過是為了博得美人莞爾一笑。但是,大家敢怒而不敢言。幽王的昏庸並沒有到此為止,由於當時沒有其他的娛樂項目,於是“數舉烽火”便一發而不可收。

有位大臣勸周幽王:烽火台是救急用的,這個玩笑開不得。大王如此戲弄諸侯,真有急事,諸侯又認為大王在戲弄他們,不派兵相救,那會怎麽樣呢?但是,周幽王此時像著了迷一樣,為了博得褒姒一笑,根本聽不進忠言勸告。

所以,後來幽王再舉烽火,各地諸侯都不再趕來救援(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這就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周幽王大玩“狼來了”的遊戲,終於自食惡果,就是這一“點”一“笑”,美人沒了,江山沒了,自己的性命也玩完了。

申後的太子被廢,這使申後的父親申侯十分惱火,便聯合增國與犬戎,攻滅幽王(申侯怒,與增、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被殺之後,諸侯與申侯共同立幽王原來的太子宜臼繼位,史稱周平王(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平王繼位之後,犬戎時時刻刻威脅著鎬京。周平王沒有充足的兵力保衛鎬京,只好遠離犬戎。公元前770年,他將周王朝的都城遷到洛邑(平王立東遷於雒邑,辟戎寇)。這一年,在中國歷史上是東周的開始。

周平王東遷洛邑(令河南洛陽)之後,周王室的力量更加衰落(平王之時,周室衰微)。東周時代,天下的諸侯相繼稱霸,這些霸主成為天下真正的主宰者(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這就是孔子說的“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時代。歷史由此進入了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就成為春秋時期的開始。

西周王朝的逐漸衰亡為秦始皇家族走向歷史舞台創造了一個歷史機遇,尤其是當西周最後一個天子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視國家大政如同兒戲的時候,大部分諸侯對周王朝喪失了信心,沒有勤王,導致周幽王最終兵敗被殺,西周滅亡。但當時秦人審時度勢,奮起勤王,之後又親率大軍護送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東遷,建立了東周。

這位率兵勤王之人是誰呢?

他就是秦始皇之前第三十五位、秦君中的第六位秦襄公。秦襄公這一次勤王很了不得,這是秦國在崛起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這次勤王至少說明秦襄公具備兩點政治素質:第一,他有政治眼光,他知道,這是一個歷史機遇。第二,他有政治魄力,敢於帶兵救駕,因為他明白,要想得到封賞,必須討好周天子,所以別人不去救我去救,別人不來我來,別人不打我打,而且他這一次打得還很有力。

秦襄公抓住了這次歷史機遇,勤王作戰非常有力,立下了赫赫戰功(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平王東遷的時候,為了報答秦襄公的救援,第一次封秦襄公為諸侯,並把自己現在守不住、將來也管不了的岐山以西的大片土地(西戎之地)賞給了秦襄公。平王對秦襄公說:犬戎不講道義,屢屢侵奪我岐、豐之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如果秦能攻占其地,驅逐犬戎,就把岐、豐之地封給你們(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並且賜予秦襄公爵位(與誓,封爵之)。

秦襄公這次勤王得到了兩樣珍貴的禮物:一是立國封侯,二是經營西戎。

先說立國封侯。秦襄公由於率兵勤王被正式封為諸侯,可以和原來的諸侯國開始互派使者(襄公於是始國,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周初分封諸侯沒有秦,所以,秦人在秦襄公正式被封侯之前的政治地位十分低下,與已經封侯多年的齊、楚、燕等國根本不能平起平坐。秦襄公的立國封侯使秦國獲得了一筆重要的政治資本——能與原來的諸侯國勢力均衡了。

周代社會非常重視名分。秦人在此之前只是個卿士,並無資格與關東諸侯平起平坐,更談不上稱霸天下、統一全國了。秦人自襄公起,有了諸侯的名分,這是秦國最終統一天下的基礎。所以,在秦國的發展史上,秦襄公是第一位有巨大貢獻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