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家分晉(第2/4頁)

張孟談毫不猶豫地說,晉陽(今山西太原)。趙襄子說,好,就這樣定了。

於是,趙襄子立即派了一位將軍先到晉陽,自己隨後到。到了晉陽,趙襄子視察了城墻、倉庫,然後對張孟談說,晉陽城墻堅固,糧倉充實,唯一缺的是箭,怎麽辦?張孟談說,當年修晉陽城的時候,宮殿的墻都是用蘆葦荊棘做成的,根根都有一丈多長,完全可以用來制造箭杆。趙襄子一試,果然非常合適。趙襄子這下子高興了,但是,轉念一想,我們銅少,怎麽制作箭頭呢?張孟談說,我聽說當年造晉陽城的時候,房間柱子最下邊的基柱都是用銅澆鑄成的,可以用來做箭頭,這是用不完的箭頭材料。趙襄子一聽,連聲說好。於是,趙襄子下令全城備戰。

知伯率領知氏、韓氏、魏氏三家軍隊攻打晉陽,打了三個月,也沒能拿下晉陽城。知伯沒有辦法,只好把軍隊排開,團團圍住晉陽,想以此困死趙襄子。

晉陽城外,有一條河靜靜流過,這就是晉水(今天的汾河)。晉陽,就是因為在晉水北面而得名。攻不下晉陽城的知伯看到流淌而過的晉水,突發奇想,決定引晉水淹晉陽城。說動就動,滔滔的晉水在人工引導下,洶湧澎湃地沖向了晉陽城。晉水不斷上漲,距城頭只剩三塊木板那麽高就可以漫過城墻了。

魏宣子駕車,韓康子擔任警衛,知伯穩穩當當地坐在車上,察看被水淹沒的晉陽城。知伯喜出望外地說,我原來真不知道大水可以滅亡一個國家,今天我才明白:汾水可以淹沒安邑,絳水可以淹沒平陽(吾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之國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然而,得意忘形的知伯在這時卻犯了一個致命性的錯誤,韓康子和魏宣子一聽,心中都一哆嗦。因為安邑是魏氏卿族的都邑,平陽是韓氏卿族的都邑。眼看著趙襄子今日被晉水淹沒的慘狀,韓氏卿族的老大和魏氏卿族的老大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兔死狐悲之感。於是,魏宣子在車上用肘搗了一下韓康子,韓康子在車上用腳踩了一下魏宣子,兩人都會意地使了個眼色。知伯的一番大話,讓韓氏、魏氏想到了自己以後的命運,如果知伯得逞,那麽趙氏的今天就是韓氏、魏氏的明天。

知伯整整圍了晉陽三年,城中大水遍地,人們只好像古人一樣住在樹上,鍋也要吊起來才能燒飯。糧食將要吃完了,士兵們個個座骨嶙峋,趙襄子堅持不下去了,去找張孟談商量解決辦法。

張孟談其實早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他對心急如焚的趙襄子說,讓我去見見韓、魏兩家的大當家吧。趙襄子還能說什麽?只能說一個字:好。

張孟談溜出了城,找到韓康子、魏宣子兩位大當家,對他倆說,唇亡齒寒,這個道理我不用講了。趙家馬上就完了,但是,我覺得趙家亡了之後,你們兩家就要步趙家的後塵了。韓康子、魏宣子說,這個道理我倆都懂,知伯的為人我們也清楚。我們最怕的是計劃還沒有實施,知伯知道了這件事,我們倆就全完了。張孟談說,計劃出自你們兩位之口,入我之一人之耳,不會有第四個人知道。於是,韓康子、魏宣子立即和張孟談私下達成一個秘密協議。

張孟談和韓康子、魏宣子達成協議之後,迅速返回晉陽城中,將達成的協議向趙襄子做了詳細匯報,趙襄子激動得連連向張孟談拜謝。

張孟談為戰事到知伯的軍營中,在知伯的軍營大門遇見了知果。知果看了看張孟談,立即入營見知伯說,韓氏、魏氏兩家恐怕馬上會有大變。知伯說,怎麽會呢?知果說,我在軍營門口遇見了張孟談,他趾高氣揚,不可一世,這中間定有原因。我看十有八九,是張孟談說動了韓、魏兩家,共同反對我們。知伯說,不會吧?我和他們兩家的當家約定好了,攻下趙家,三家平分趙家的土地,不可能出現變故啊。你千萬別這樣說。

知果出了知伯的營門,又遇見韓康子和魏宣子,他馬上人營對知伯說,韓、魏兩家的當家臉色也不對,他們一定要背叛你,不如趕快殺了他們兩個。知伯還是不相信,我們三家兵圍晉陽都三年了,現在早晚之間就會攻破晉陽,並且分享三年戰爭的成果,他們不可能有二心。

知果說,如果你不殺他倆,就一定要讓他們感到非常親近(不殺則親之)。知伯不解地問知果:什麽叫親近他們?知果說,魏宣子的家臣趙葭、韓康子的家臣段規,都是能說動他們兩個卿族大當家的的重臣(是皆能移其君之計)。你趕快和他們倆搞個約定,一旦攻下晉陽,給他們倆每人封一個萬戶人口的縣。這樣,韓康子、魏宣子兩位大當家就不會改變主意了,你就能達到滅趙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