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家分晉(第3/4頁)

知伯一聽就煩了,破了趙國已經是三家平分了,如果這兩個家臣每人再封一個萬戶之縣,我們得的也太少了,這絕對不行。知果看見知伯不采納自己的意見,知道知伯大禍臨頭,立即將他們這個小宗族改為輔姓,脫離知氏家族,從此再不見知伯。

張孟談聽說了這件事,立即入見趙襄子說,我在營門遇見知果,看來他已經開始懷疑我了。知果見了知伯之後,立即更改為輔姓,說明他已經預料到我們商談的事了。今天傍晚如果不攻擊知伯,就會喪失時機。趙襄子立即派張孟談再見韓、魏兩位卿族的首腦,約定當夜動手。

當天晚上,知伯守護晉水大堤的士兵被殺死,滔滔的晉水改道,不再沖向晉陽城而是沖向知伯的大營。知伯的軍營因為大水突然到來而亂作一團,韓氏、魏氏兩支軍隊從左右兩翼殺過來,趙襄子帶領他的士兵打開城門一直沖到知伯的軍營之前。知伯的軍隊大敗,知伯本人也被趙襄子活捉處死。知伯的土地被韓、趙、魏三家所分,整個知氏家族全被滅,只有知果一支,因為改姓輔,才躲過了這場劫難。

這一年是公元前453年。從此晉國的大政由韓、趙、魏三家絕對控制。

二十年後晉幽公繼位時,因為害怕韓、趙、魏三家,反而要去拜見三家之長。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晉國的剩余土地,只把絳(今山西冀城)與曲沃(今山西曲沃)兩地留給晉幽公。從此,韓、趙、魏稱為三晉。

五十年後(晉烈公十九年),韓、趙、魏三家正式被周天子封為諸侯。強大統一的晉國從此在政治地圖上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韓、趙、魏三國。

韓氏卿族終於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

知伯不智亡宗族 三家智鬥分晉土

趙、韓、魏三家滅了知氏以後,晉國的政權就由這三卿來掌管,晉國國君已經名存實亡了。一到公元前403年,趙、韓、魏三家迫使當時也早已名存實亡的周天子周威烈王賜趙、韓、魏為諸侯,也就是正式冊封趙、韓、魏為獨立諸侯國,這時,晉國正式一分為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從此以後晉國國號被廢,晉國歷史終結,晉國徹底滅亡了,歷史就此改寫。

有學者認為,晉國曾是那麽強大,它有著輝煌的歷史和過去,曾是春秋時期最為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如果晉國不滅亡,統一天下的很可能是它。但歷史是不容假設的,晉國已經分成了韓、趙、魏三國。

當人們重新審視韓、趙、魏三國時,又想起了曾經不可一世的知伯,以他的實力完全有可能吞並其他三家,但歷史沒有選擇他,這是為什麽呢?現在我們可以說,三家分晉的最大失敗者是知伯,而韓康子,則是最大的勝利者之一。

知伯和韓、趙、魏三家相比力量最強,為什麽最終卻成了失敗者?韓康子力量最弱,為什麽最終成為勝利者?

第一,知伯狂妄自大。韓、趙、魏、知四家之中,知氏力量最強,趙略次之,韓、魏兩家的力量最弱,客觀上的強大導致了知伯的狂妄自大。

知伯的狂妄自大是一以貫之的。一次,知伯宴請魏氏宗主魏宣子(魏駒)、韓氏宗主韓康子(韓虔)。酒宴上,知伯突然戲弄韓康子,還侮辱韓康子的家臣(大夫之臣)段規。中國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叫“家”,所以,卿大夫的臣子稱家臣。知伯的家臣知果提醒知伯,你要為今天的無禮付出代價,所以,你要早做準備。知伯說,難都是由我發動的,我不發難,誰敢發難(知伯曰:難將由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知果說,不對,“主不備,難必至矣”。你這一次宴會得罪了兩個人,一個是韓康子,一個是段規,這叫“一宴而恥人之君相”。你要再不準備,恐怕不會有好果子吃。

晉陽之戰中,知果兩次提醒知伯警惕韓、魏兩家,第一次是知果看見趙襄子的家臣張孟談趾高氣揚,第二次是知果看見韓氏、魏氏兩個卿族的大當家的臉色不對,立即勸知伯,但是,知伯聽不進去。第二次知果還勸知伯收買韓氏、魏氏卿族的家臣,因為這兩個家臣對這兩家大家長的影響力非常大。如果能安撫住兩個家臣,就可以保證韓、魏兩個卿族不叛變。這又是一個好建議,但是,知伯還是不屑一顧。

知伯為什麽如此狂妄自大?因為知伯不相信韓、魏兩個卿族會背叛他,這是最根本的原因。知伯為什麽不相信韓、魏兩家會背叛他?韓、魏一向非常聽話,從來不違抗知伯,這是其一。趙國城破在即,韓氏、魏氏馬上就可以和知氏共分趙氏土地,享受三年作戰的成果了,這是其二。知伯總以為韓、魏聽話,他不知道韓、魏是迫於無奈才獻出土地來的、韓、魏兩位大當家的心中充滿了對知伯的怨恨。趙氏的滅亡讓韓、魏深感兔死狐悲,充滿恐怖。因為知氏可以用這種方法對付趙氏,同樣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對付韓氏、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