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邯鄲之戰(第2/5頁)

白起拒不出征,秦昭襄王無奈,只好派王龁代替王陵擔任前線總指揮。戰爭持續到這一年的八九月份,邯鄲還是久攻不下。這叫“將弱”,秦國派出攻打趙都邯鄲的將領太弱。

主疑、相讒、將弱,有了這三個因素,邯鄲之戰怎麽打呢?

龐大的秦軍把邯鄲團團圍住,但由於趙軍的誓死抵抗,秦軍攻不下邯鄲城。趙軍在元氣大傷的情況下,據城死守,但依靠趙軍現在的軍事實力,它也不能打敗秦軍。所以,秦軍和趙軍一度處於一種僵持狀態。但趙國首都邯鄲被圍困,一旦被攻破,趙國就有滅頂之災。因此趙國形勢依然岌岌可危,處在這種危險的狀態下,趙國采取了什麽辦法來解邯鄲之圍呢?

魯仲連義不帝秦 信陵君竊符救趙

趙國在進行殊死抵抗的同時,展開了積極的合縱努力。趙國的合縱分為兩路,一是求救於魏,二是求救於楚。

平原君趙勝的夫人是魏公子無忌(信陵君)的姐姐,趙國的危難促使平原君不得不緊急求助於魏公子無忌。魏王聽了無忌的報告,立即派大將晉鄙率領十萬大軍救趙。秦昭襄王聽說後,也立即傳話給魏王:我很快就會攻下趙國,諸侯誰敢救趙,滅趙之後我就立即滅誰(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魏王接到秦昭襄王捎來的口信,嚇得趕忙派人通知晉鄙,停止進攻。晉鄙得到王命,將軍隊駐守在邊境之上,名義上是救趙,實際上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

魏王一方面命令晉鄙停止前進,一方面派了將軍辛垣衍潛入邯鄲。辛垣衍對趙孝成王說,秦國、齊國曾經相互稱帝,但是,不久在各國壓力之下都撤銷了帝號。現在齊國已經非常衰落,不可能再稱帝,只有秦國有能力稱帝。所以,我認為秦國攻邯鄲是假,要求趙國帶頭稱秦王為帝是真。如果趙國真的尊秦昭襄王為帝,秦國一定非常高興,邯鄲之圍可以立即解除。趙孝成王和平原君聽了之後猶豫不決。

此時,一位叫魯仲連的齊國義士恰好在圍城邯鄲之中,聽說了這件事,找到平原君,並通過平原君見到了辛垣衍。

魯仲連對辛垣衍說,秦國是一個不講禮義、崇尚殺人的國家(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一旦我們尊秦王為帝,一定會使天下蒼生深罹其殃。魏王是沒有認識到奉秦為帝的危害,所以才會勸趙國這麽做。一旦魏王明白這種危害,絕對不會尊秦為帝,而且會幫助趙國。

尊秦為帝有什麽害處?

秦王一旦稱帝,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撤換諸侯的大臣,把賢明者說成是無能者,將無能者說成是賢臣,甚至可以指派自己的宮女做諸侯的妃姬,安插間諜在諸侯的寢宮裏(彼將奪其所謂不肖而予其所謂賢,奪其所憎而與其所愛)。如果魏王的殯妃全部是秦國派來的女特警,魏王還會有一天安寧的日子過嗎?您還能受到魏王的信任嗎(彼又將使其子女讒妾為諸侯妃姬,處梁之宮。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將軍又何以得故寵乎)?

一席話說得辛垣衍再也不敢勸說趙孝成王尊秦為帝了。

不尊秦可以,但是,當前的燃眉之急是如何解除邯鄲之圍。

邯鄲被圍之後,平原君多次寫信給信陵君,催促他想方設法救趙。信陵君不但自己勸說魏王,還派手下的門客勸,但是,魏王懼怕秦國,始終不肯讓晉鄙出兵。

平原君不了解魏國這邊的實情,看到魏國軍隊遲遲不至,急得天天催信陵君,而且話說得讓信陵君很為難:公子是急人之難的人,如今邯鄲早晚都會被攻破,魏國救兵不來,這是急人之難嗎?公子即使看不起我,即使不願幫助趙國,怎麽也不能不顧你姐姐吧(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信陵君聽了是又羞又急。但是,無論信陵君派多少人去遊說魏王,魏王因害泊秦國,主意堅定,不敢出兵救趙。

萬般無奈的信陵君只好親自率領一百多輛戰車的賓客救趙,以作殊死之戰。

經過魏國都城大梁城門之時,信陵君拜訪了自己的好友侯生,訴說了自己的困境以及與秦軍誓死一戰的決心。侯生聽了這一番話,冷冷地說:公子你好自為之吧,恕老臣不能送行。信陵君走了幾裏地,心裏越想越不是滋味:自己平時對侯生那麽好,天下無人不知。但是,我今天奔赴疆場,侯生竟然沒有送我一句話。難道我做的有什麽不對,’惹得侯生不高興?信陵君越想越郁悶,於是立即掉頭再訪侯生。

侯生看見信陵君回來,笑呵呵道:我就知道公子一定會回來的。公子待我一向不薄,今天公子要自投死地,我不送公子一句話,公子一定會非常遺憾,所以,一定會回來。信陵君問計侯生,侯生說:我聽說能和晉鄙的兵符相合的另一半兵符在魏王的臥室內,只有最受魏王信任的愛妃如姬可以出入魏王的臥室,竊出兵符。我還聽說如姬的父親被人殺害,魏王親自出面追查兇手,最終也沒有成功。後來,還是公子替如姬報了仇。如姬一直想為公子效力,苦於沒有機會。公子只要一張口,如姬一定會為公子偷出虎符,奪取晉鄙之軍,救趙退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