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甘陜之戰:攻心勝於攻城

朱元璋唯獨沒有擅殺過平民百姓,相比歷朝各代做皇帝的,朱元璋對老百姓最好,可以說是真正的輕徭薄賦,讓人民得到了實惠。

46

徐達進軍甘陜出兵前後,這片地面還真像一台大戲演到熱鬧處:戲台上人來人往,幾乎個個背插小旗頭戴雞翎,但真正坐在正中投令箭的卻沒有一個。

王保保兵敗太原之後,雖然逃來這個方向,但心裏更清楚怎麽回事兒的,關中四將?與自己廝打了數年之久,自己手握重兵威據中原之時,這幾個“父輩”爺們兒就不理睬自己名正言順的“節制”,此刻自己唯有從大同帶來的一部殘兵,又怎會對自己俯首帖耳?當真去人家軍中去做“主帥”,還不如說是送上門去施舍頭顱。

能口頭表示一下服從就不錯了,哪怕明擺著是虛情假意,這樣最起碼能給自己喘息的時間與空間。

王保保選擇的是寧夏,而且是寧夏的塞外部分,此地處於黃河河套地區,偏僻且僅背靠蒙古大草原,進退都能自如;自山西淪陷之後,漠北皇帝的各種詔命都要路經此地傳往甘陜雲南等地,王保保正好能借助皇命對這些元室殘部實施“節制”——事實上,當真節制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能暫保他們不向自己開戰而已。

所以,徐達進軍甘陜之刻,這大戲台的一角就有了這麽一位臨時看客,那就是王保保,徐達在沒有平復甘陜各地之時,是沒有余力追殲王保保的,否則大軍側背便處於元軍威脅之下。

為什麽說王保保是位“臨時”看客?因為王保保就是王保保,是不會坐等徐達逐個收拾“關中四將”的,不管怎麽說,這些人迄今還掛著大元旗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屬自己的羽翼。王保保密切關注關中戰事,積極聚集兵力,時刻做好準備:該出手時就出手!

前文交代過:目前的甘陜元軍總兵力約十萬有余,雖稱“關中四將”—— 李思齊、張思道、孔興、脫列伯,而且這四人還當真形式上結過盟,並且公推李思齊為盟主,但那時結盟唯有一個目的:為了協力對付擁兵山西河南的王保保!

一年剛過,昔日的“公敵”卻要在失勢之後來“節制”這些爺們兒,這不是造化弄人麽?不是,是大元皇帝在變戲法,之前的打擊王保保是奉“皇命”,今天的被“節制”也是奉“皇命”,只不過,聽不聽皇命就隨各人意了。

自大明北伐軍攻占潼關之後,李思齊部退守鳳翔,並遣副將張德欽、穆薛飛等據守關中;張思道與孔興、脫列伯等則駐鹿台以拱衛奉元(今西安),當時的奉元稱為奉元路,曾是秦漢唐三朝古都,地面繁華、人口密集不說,且城高池深,是元廷陜西行省的心臟。

至於“關中四將”,徐達心中有數:真正能對大明北伐軍產生威脅的唯有兩支,即李思齊與張思道所部,且不說兩人分控了元軍主力大部,這兩位還是地道的戰場老油條,都有從人血裏打滾拼出來的真本事,戰場指揮能力不亞於名聲在外的王保保。

前敵主帥徐達心中有數,遠在南京的皇帝朱元璋心中更有數,對付這等割據一方的悍將,攻城不如攻心,畢竟大家還都是漢人,只要做足了工作,相信能爭取到最省事、最漂亮的結果:和平解放。

47

北伐軍向甘陜出動之前,南京的朱元璋首先開始了案頭工作,毛筆軟,鋼刀硬,但這兩種武器在有效性上卻難分高下。

朱元璋的筆鋒首先瞄準的是自己的將領,遣使去山西送去了自己親筆披閱“照辦”的“中央文件”,其內容值得眾人琢磨:給前線幾個主要將領來了個“排排座,吃果果”!

前段時間大夫湯和立了大功:定浙左,平閩中;平章楊璟也不賴:靖湖湘,定廣西!這兩位功高愛卿班師還朝之後,朕一直沒來得及封賞,僅僅是因為大將軍徐達滅元還未盡全功,等那時一塊吧。

至於不久之前楊璟將軍兵出澤、潞失利,固然是由於輕敵粗心害了三軍,但勝敗自古兵家常事,世界上哪來得不敗將軍?再說了,不論該戰損失多大,畢竟也為克復太原起到了重大作用,分了元軍的兵勢麽,朕就不追究了。

現在重新給大家排排軍中位置,希望大家理解:左副將軍馮宗異(馮勝)居常遇春之下,偏將軍湯和居馮宗異之下,偏將軍楊璟居湯和之下。最後希望大家記住一句話:團結就是力量!協力同心才能盡殲余寇!

這裏,老謀深算的朱元璋以自己獨具的風格小懲了一下自己的同鄉湯和,文中開頭便表述湯和、楊璟戰功,檢討失敗的韓店戰事時把責任推給了前鋒楊璟,但在排座次時卻將湯和降了一級,公開讓以前作為湯和副將的馮勝坐在了湯和前面,對於楊璟?簡直是越級提拔了!幾乎有將楊璟與湯和開始並列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