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哪朝哪代都有催婚,淡定淡定(第3/13頁)

在婚禮舉行前一個月,皇帝下令執政的宰相穿著便服,去後殿西廊,察看公主的陪嫁物品,有裝飾著珍珠、九只五彩錦雞、四只鳳凰的鳳冠一頂,繡著雉雞的華美衣服一件,珍珠玉佩一副,金革帶一條,有玉龍冠、綬玉環、北珠冠花梳子環、七寶冠花梳子環、珍珠大衣、半袖上衣、珍珠翠領四時衣服、累珠嵌寶金器、塗金器、貼金器、出行時乘坐的貼金轎子等物品,還有錦繡綃金帳幔、擺設、席子坐褥、地毯、屏風等物件。

婚禮當天,參加迎親送親的隊伍,至少有四五千人,花團錦簇,車水馬龍。駙馬爺著便服,佩玉帶,騎馬到和寧門。在那裏駙馬爺換上官服,到東華門,用大雁(象征忠貞)、幣帛等作為聘禮,親自到公主的住處迎娶新娘。這時,公主是頭戴九翚四鳳冠,身穿繡長尾山雞、淺紅色袖子的嫁衣,坐上沒有屏障的轎子,在駙馬的引導下,向著駙馬府出發。

新娘轎子的前方是:天文官,按照公主身份所應配備的陪嫁物品與仆人,蠟燭燈籠二十副,相應使臣,頭插釵子的童子八人,方形扇子四把,圓形扇子四把,引障花十盆,提燈二十個,行障,坐障。皇後親自送行,乘坐九龍轎子,皇太子騎馬。公主兩邊是兩重圍子。公主後邊,是宗正寺(專門掌管皇族事務的官署)長官榮王趙與芮(理宗的弟弟,公主的叔叔),榮王夫人以及其他達官貴人的夫人。

迎送新娘的隊伍到了駙馬府,舉行皇帝賞賜的九盞宴會。宴會結束,皇後、太子先回宮。公主回到自己的位置,行新婚夫婦同食之禮。禮畢,公主行侍奉公婆盥洗進膳之禮。拜見公公婆婆的時候,公主要遞上名片一張,衣服一套,手帕一盒,梳妝用的小匣子,澡豆袋(香皂袋),銀器三百對,衣料五百身,其他親戚都有不等的禮物。

婚後第三天,公主、駙馬一同進宮謝恩。皇帝這邊,又是賞賜禮物,又是在內廷安排宴會。外廷和大臣們按照官職的大小高低,依次上表祝賀。執政的宰相、親王、侍從和內職管軍副都指揮使以上的官員人等,都能得到數量不等的金銀錢鈔的獎賞。當然,駙馬家的親戚,也按照親疏的不同,都能得到賞賜的禮物。

您不難想象,拜謝龍恩、山呼“萬歲”的場面,以及朝廷內外那一派燈紅酒綠、喜氣洋洋的景象。

這就是讓人嘆為觀止,極少數人才有資格享受的皇室婚典,也許讓人艷羨,但其實更讓人對那個時代有所反思。

第2章 首選高學歷,爹,給捉個綠衣郎|榜下捉婿

一、中了進士,地位和美人同收

您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皇室婚姻,可以說盡顯浮華,可是浮華背後大多也有不能與人言的無奈,自己完全不能做主。好一點的結果是結婚以後談戀愛,培養感情。不好的結果是一輩子都產生不了感情,在一潭死水中度過自己的余生。

您說,我這個具有現代意識的人,是不能接受這種婚姻的,幸福不幸福跟抓鬮一樣。好吧,那咱們再給您換個身份,但咱們也只能承諾,您只是擁有相對多一點的選擇權,您也別奢望跟現代自由戀愛那樣美好。

您現在的身份是一名科舉及第的進士。無論您家庭背景如何,在宋朝,進士不問出處。進士可是宋朝最吃香的擇偶對象,達官顯貴、富紳豪門,都是您的粉絲,會搶著把自家的女兒嫁給您。

經過州試、省試和殿試,科舉張榜的那一天,您得到場吧?如果您考了進士的第一名,唯一的一件大紅袍就是給您穿的。您如果考中榜眼、探花或者其他名次,您就身著綠袍。那個時刻,只要您的名字出現在榜上,無論名次,都屬於全國考生裏的佼佼者,出類拔萃之輩。十年寒窗終有所得,您一定很興奮。

打量一下周圍,比您興奮的更是大有人在。王安石有句詩是這樣描述當時場景的:“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金明池,就是放榜的地方,綠衣郎就是及第的進士。達官顯貴、富紳豪門,帶著家丁,有的跟著待嫁的女兒,早早地就在那裏圍觀,不時地對著進士們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等唱榜完畢,進士們解散的時候,那場面可就難以控制了。達官富紳們領著家丁沖著剛剛選定的目標一擁而上,先下手為強,簡直就是生搶。如果您再兼有堂堂的相貌,屬於才子帥哥,那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別被幾家人拉扯壞了。如同綁架一般,您被簇擁著離開。你還會聽到身後誰家性格潑辣的女孩在大聲呼叫:“爹,爹!捉個綠衣郎啊!”這就是宋朝獨特的婚姻文化之一——榜下捉婿。

您跌跌撞撞地被帶到一座豪宅內,要麽是個大官要麽是個大富豪,會苦口婆心地陳述把自己女兒嫁給您的美好願望。您這時候,還真是占著主動地位,是人家求您!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心願來選擇娶與不娶,這比您在皇室的婚姻要自由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