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哪朝哪代都有催婚,淡定淡定(第4/13頁)

您懷疑,榜下捉婿,還那麽急吼吼的,宋朝人就那麽愛才?有那麽誇張嗎?還真是沒有誇張,宋朝人還真是那麽愛才。當然,愛才背後也是有潛台詞的——官運亨通,前程無量。說到本質上,這還是門第觀念。要是您僅僅有才,一輩子窮困潦倒沒有功名,人家也不會搶您。

科舉取士,是宋朝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在官職升遷速度上,科舉及第的官員是其他途徑入仕之人所不能比擬的。宋朝的高級官員中,科舉出身的占了壓倒性優勢。北宋的正副宰相,90%來自於科舉,南宋的比例更高。正所謂“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咱們前面也說了宋朝官員尤其科舉出身的文官,高薪高福利低風險那些事情。這意味著您經過十年寒窗的刻苦攻讀,一旦科舉及第,必定會在物質和精神上獲得巨大的回報。說簡單點就是高學歷就能名利雙收。

在宋朝,讀書人臥薪嘗膽,寒窗苦讀,如果立下誓言“不及第不成家”,沒人會說您是書呆子,甚至會博得贊揚,說您有志向,好男兒何患無妻。連宋真宗都在詩中表達了這層意思:“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車馬多如簇”。所以說,您讀書考取功名這條路,在宋朝還真是沒走錯。

宋朝的士大夫官僚,本身就是科舉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他們對官僚階層的好處有深切的親身體會,所以,嫁女兒的時候,自然把目標對準您這個的及第進士。第一,他們的女兒能過上好日子。天下沒有哪個父母不這樣想的。第二,您將來做官、升遷,和嶽父一家就是一個利益大家庭,能不互相照顧嗎?

宋朝商業的發達昌盛,造就了不少富紳豪門。宋真宗時,宰相王旦說,當時京城家產在百萬貫級別的有很多,十萬貫的更是比比皆是。雖然宋朝商人的地位提高了很多,官府對商人也寬松開明,但是他們的地位仍然不能和官員相比。他們嫁女兒的時候,要是能和一位官員結親,不僅他們的財產能得到保護,將來做生意也更有方便之門。

所以他們要搶您啊!榜下捉婿的“捉婿”,又稱“臠婿”,臠就是肉的意思,把您當肉搶了,夠形象吧?

二、香餑餑自然要爭先搶後

高學歷固然在婚姻市場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可是畢竟屬於稀缺資源,因此對進士的爭搶呈現出空前激烈的局面,甚至到了拋開一切世俗條件比如八字、出身和婚姻狀況的地步。有位及第進士,看著也正是小鮮肉的年紀,搶到他的這家主人那是相當的興奮,把自己的女兒以及家庭條件一一顯擺一番,試圖說服這位年輕進士成為他的女婿。這位進士也真是心大,剛剛被爭搶時,也不見拒絕反抗,此時更是淡定。他鞠躬表示謝意,然後說:“實在對不住,這事兒我一人還做不了主,得回家跟老婆商量商量。”這幽默倒是幽默,可這狗血灑得也太讓主人尷尬了。

還有更狗血的事兒!一位歷經科考終成正果的名叫韓南老的進士,對前來提親的人沒說啥,就寫了一首詩,詩雲:“讀盡文書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媒人卻問余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好嘛,七十三的進士都有人來搶做女婿!

競爭如此激烈,您就是搶手貨,香餑餑。在您金榜題名之時,來自顯貴的洞房花燭之夜也就接踵而至了,人家一點不耽誤。

《宋史》和《清波別志》記載,宋仁宗年間,有個叫馮京的讀書人,在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州試、省試和殿試全都拿了第一名。未婚,儀表非凡,這是多麽好多麽香的一塊“臠”啊!仁宗皇帝張皇後的伯父張堯佐權勢正盛。張榜那天,張堯佐派家丁把馮京“綁架”回府了。然後張堯佐拿出一根金帶,系在馮京腰間,說:“這可是皇上的意思,您得做我女婿。”其實他這是假傳聖旨。張堯佐安排了一桌豐盛的酒席,又叫人擡出給女兒的豐厚嫁妝向馮京展示。馮京驕傲到什麽程度?他無動於衷,正眼都沒瞧一下,“力辭”!人家不願意,張堯佐能把人狀元怎麽辦?他只能自己享受尷尬了。這家剛完,另外一家皇親張耆又把馮京搶回家了,把張堯佐那一套又演練一遍,人家馮京“固辭”!也許馮京早就聽聞這兩位想當他嶽父的皇親名聲不咋樣,所以才拒絕了他們。後來馮京做了德高望重的宰相富弼的女婿,自己最高職位也官至宰相。

在殿試之前,您自己也不知道是否能成為進士,但您要是真有出眾的才華,人家也會事前預判,說不定在您殿試之前就跟您談好婚事了。這叫榜前擇婿。這可是考驗眼光的一份活兒。宰相李沆就有這樣的眼光。他看中了當時一個叫王曾的考生,提前讓女兒和他就辦了婚事。李沆說:“這小子,就算這次不及第,將來也是做宰相的料!”王曾沒辜負他老人家,剛完婚,就考中了狀元,在當時這可是名副其實的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