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2/7頁)

其實盧玉蓮想過要孩子的事兒,不過她也明白茶莊目前的境況,並非要孩子的最好時機,所以一直悶在心裏沒跟他提起。

“怎麽了?”

“我在想我們要真有了孩子,那時候你當了爹,我當了娘,這個家就齊整了。”

張六佬心裏微微一動,訕訕地說:“要不就要個孩子吧。”

“不,現在茶莊正是忙的時候,我可不想因為孩子的事兒讓你分心,以後等生意上的事兒順了再說吧。”盧玉蓮的體貼令張六佬很心疼,不禁從後面摟住了她,兩人的臉緊緊貼在一起。

盧玉蓮見張六佬這段時間忙得暈頭轉向,整個人都瘦了一圈,想親自熬湯給他補補身子,所以一大早就跟廚娘去街上買菜。在稱秤的時候,她想起了茶莊收茶用的三十六兩為一斤和四十八兩為一斤的大秤,於是問這杆秤的刻度,賣家頭也不擡地說:“我這秤沒問題。”

“不,我不是這個意思,就是隨便問問。”遭到質問的盧玉蓮臉微微有些發燙。

賣家見她確實沒有惡意,於是說:“我這就是普通的二十四兩刻度的杆秤,你看,這兒很多人用的都是這種杆秤。”

在回去的路上,盧玉蓮一直覺著哪兒不對勁,廚娘突然說:“小姐,您就別想了,那些賣菜的都很滑頭,您是不知道,他們去買菜用的都是大秤,那大秤就有三十六兩的,還有四十八兩的,但賣菜用的都是二十四兩的小秤,這其中就差了斤兩……”

盧玉蓮聽到這裏,不禁停下了腳步,詫異地問:“刻度不同的秤都能用嗎?”

“能用,都能用,反正換了個朝代就又換一種刻度的秤,都習慣了。”廚娘這番話倒真讓盧玉蓮聽出了點什麽,她頓時心中狂喜,加快腳步趕回茶莊,把張六佬拉回到房間裏,欣喜地問:“你買過菜嗎?”

張六佬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答非所問:“我賣過豬肉。”

盧玉蓮又問:“那你賣豬肉的時候用的是什麽刻度的秤?”

“不都用大秤嗎?”

“有一種二十四兩刻度的秤,用過嗎?”

他緩緩地搖頭道:“沒用過,怎麽突然問起這個?”

“茶廠前些日子不是銷量上去,但沒賺頭嗎?”盧玉蓮問,“如果我們用大秤收購茶葉,然後再用二十四兩刻度的秤賣出去,不是可以賺差價?”

張六佬腦子轉得快,很快就明白了怎麽個賺法,臉上也瞬間露出驚喜的笑,但很快又說:“我們這樣做,不是短斤少兩?”

“這幾種刻度的秤都是被允許使用的,現在外面的買賣全都這樣,大秤買進,然後用小秤賣出。”盧玉蓮急切地說,“你出去看看就明白了,回來後再決定要不要這麽做。”

張六佬也覺得這是個法子,如果走量的話,確實可以賺不少差額,但他又不敢確定這樣做是不是符合規定,萬一要是被縣裏怪罪下來,那短斤少兩的罪名可就背定了,所以他決定和張樹愧一塊兒去外面轉轉。

張樹愧聽了他的話也很驚訝,說:“這倒是個辦法,但之前茶葉買賣都是用的大秤……”

“這個沒問題,事在人為嘛,關鍵問題在於我們這樣做,縣裏會不會追究責任。”

“你這麽一說我是知道的,根本不用去看,市面上確實有用二十四兩刻度的秤的,各行各業都在用,要不我們也試試?”張樹愧的話令張六佬停下了腳步,重復著他的話:“那就試試?”

兩人心照不宣,馬上就吩咐吳天澤照辦,果然不出數日,效果便相當明顯,可是麻煩也很快又找上門了。

來者是褚兆林,還帶了兩個手下。他背著雙手剛走進茶莊,張六佬看見他們身著警察制服,忙迎了上去:“幾位長官,公務繁忙啊,快請坐,不知有什麽可以為您效勞。”

褚兆林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問:“聽說茶莊換了新掌櫃,就是你?”

“對對,正是在下。”張六佬話音剛落,張樹愧帶笑的聲音從裏屋傳來:“哎呀,是什麽風把褚隊長您給吹來了?快上茶,快上好茶。”

褚兆林輕蔑地說:“少給我打哈哈,本隊長今日前來是為公事。”

“公事?”張樹愧和張六佬對望了一眼,“褚隊長,我們都是老熟人了,您有什麽事盡管吩咐就是。”

“好,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我就直說了。”褚兆林蹺著二郎腿,喝了一口熱氣騰騰的茶水,“本隊長接到線報,說你們茶莊做生意不厚道,短斤少兩,是不是有這回事兒呀?”

張六佬和張樹愧萬萬沒想到褚兆林居然為這事兒而來,當即面面相覷。

“這個……褚隊長,您這個消息從何而來,我們做生意可從來都是中規中矩,怎麽會短斤少兩?”張六佬謹慎地說。張樹愧接過話道:“對對,是不是有人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