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戰爭的性質(第5/7頁)

在我們將一方統帥的利害當成總是和對方統帥的利害正好對立時,我們就承認了真正的兩極性。雖然後面我們會特意用一章對此詳加討論,但在這裏也須做簡單的說明。

兩極性原理僅適用於正數和對立的負數能正好抵消的同一事物。在會戰中,作戰雙方都想贏得勝利,這是真正的兩極性,因為一方的勝利會排斥另一方的勝利。然而,倘若我們所說的是兩種不同事物具有外在共同關系,那麽兩極性就不存於這兩種事物本身而是存於兩者的關系之中。

十六、進攻和防禦是不同的作戰形式,由於兩者的強弱是不對稱的,所以兩極性原理對它們不適用

倘若只有一種作戰形式,即只有進攻而沒有防禦,換句話說,進攻和防禦之間的差別僅僅是動機的不同,進攻方有積極的動機,而防禦方則沒有,但是鬥爭的形式卻始終是相同的,那麽作戰中,對一方有利的剛好就是對對方不利的,這就存在兩極性。

但是,軍事活動分為兩種形式,即進攻和防禦。正如我們後面將要細述的那樣,它們是不同的,它們的強弱也是不對稱的。所以,兩極性不存在於進攻和防禦本身,而只存在於它們的關系中,即決戰中。對同一作戰形式而言,倘若一方的統帥傾向於晚決戰,那麽敵方的統帥就肯定傾向於早決戰。假如甲方進攻乙方的時間是4個星期之後而非現在,那麽,對乙方來說,現在而非4個星期後甲方進攻時才有利。這就是直接的對立。但是,不能因此說,乙方現在立即進攻甲方有利,因為很明顯,這根本是另一回事。

十七、兩極性的作用往往因防禦強於進攻而消失,這說明為什麽軍事行動中會有間歇

倘若防禦這種作戰形式,像我們後面要說明的那樣,比進攻強而有力,那麽問題來了,晚決戰對甲方有利的程度是否像防禦對乙方有利的程度那樣大?倘若沒有,那麽甲方也就不能用它的對立物來抵消後者,也就無法對軍事行動的發展產生影響。

由此可見,在利害關系的兩極性中存在的推動力會因防禦和進攻的強弱的差別而消失,進而不產生作用。

所以,如果當前的時機對一方有利,但力量不強,不能放棄防禦,那麽它只能等待不利的將來,因為在不利的將來進行防禦比當前媾和或進攻更有利。既然從我們的判斷出發,認為防禦的優越性很大(應該正確理解),比大家最初想象的大很多,那麽我們就可以以此說明戰爭中多數間歇產生的原因而不至於自相矛盾。

行動的動機越弱小,就越容易被防禦和進攻的這種差別掩蓋、抵消,進而間歇也就越多。經驗也證明了這一點。

十八、第二個原因是對情況不完全了解

對情況的不完全了解是另一個使軍事行動停頓的原因。任何一位統帥所能確切了解的只是己方的情況,對敵情卻只能根據不確切的情報來了解。所以,判斷上可能發生錯誤,進而將己方該行動的時機當成了敵方該行動的時機。

只不過,在了解情況方面的這一缺陷,既能讓人在該行動的時候停頓,又能使人在應該停頓的時候行動。所以,它延遲軍事行動的可能性並不大於提前軍事行動的可能性。

我們還應將它當成能使軍事行動停頓的自然原因之一。倘若考慮人們常常容易高估、而非低估敵人的力量(這是人之常情),那麽就會同意:對情況不完全了解。

一般地講,在很大程度上,它會阻止軍事行動的進展,促使它趨向緩和。

間歇產生的可能性使軍事行動趨向新的緩和。間歇延長了軍事行動的時間,降低了軍事行動的激烈程度,增加了恢復失去的均勢的可能性,延遲了危險的到來。發生戰爭的局勢越緊張,戰爭越激烈,間歇就越短。

強烈的動機可以增強意志力,而我們清楚,意志力在任何時候都是構成力量乘積的一個因數。

十九、軍事行動中常常發生的間歇使戰爭更脫離絕對性,更趨向概然性的計算

進展得越緩慢的軍事行動,其間歇時間往往越長、次數越多,錯誤也越容易得到糾正。所以,統帥更加敢大膽設想,更加不走極端,而更會在概然性的計算上和推測上決定一切。

對於每一具體情況,人們本來就要以已知條件進行概然性的計算,而軍事行動的進程較緩慢,就為此提供了一定的時間。

二十、只要再加上偶然性,戰爭就變成賭博了,而戰爭中是不會缺少偶然性的

由此可見,戰爭很明顯地因為戰爭的客觀性質而成為概然性的計算。現在只要再添上偶然性這個要素,戰爭就變成了賭博,而在戰爭中,偶然性的確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