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重返俄國地獄(第2/5頁)

“明天會是個好天,”最後一個爬上汽車的弗裏茨•科申斯基說道。

我們出發了,摸著黑繼續向前行駛,直到一名搭乘著裝甲偵察車實施偵察的摩托車傳令兵示意我們停車。我們前方的村子應該已經被俄國人占據了。他們守住了通往村內的一條補給通道,但這條道路很少被使用。

“下車!”

車輛分散開,我們站在那裏,等待著。我聽見連長詢問那輛偵察車的司機,村內蘇軍的實力以及附近是否有敵人的坦克。他不知道。隨後,一名傳令兵向我們傳達了命令,就地據守,等到明天早上,部隊中的其他單位與我們會合為止。屆時,我們會獲得突擊炮的增援。

10月24日。天氣晴朗,但風很大,也很冷。此時,全團已經進入了集結區,準備發起行動。對村子的進攻開始後,我們與敵人發生了初次接觸。對我來說,這次的戰鬥與上次在卡拉奇時不同。在這裏,我們占據了優勢,很快便將敵人擊退。大家對此歡欣鼓舞。村內並沒有重兵把守,道路也沒什麽人使用,但我們卻在這裏繳獲了大量的武器,我們的工兵隨即把它們全部炸毀。我們還抓獲了大約60名俘虜,他們被送往後方。此刻的前線非常混亂:在許多地段,蘇軍坦克已經突破了德軍的防線,此時已位於我們的後方。

10月29日。我們在拂曉時離開了新普拉加,清晨時,我們的裝甲部隊趕到了。我們跟著他們對敵人發起了進攻。攻擊過程中,敵軍火炮和“斯大林管風琴”不停地對著我們轟擊。我們遭受了傷亡,必須不斷地挖掘散兵坑讓自己隱蔽起來。我們部隊裏的供彈手,海因茨•巴爾奇,頭部負了重傷,沒多久,一名意大利志願者,我們叫他“馬可”,肩膀被彈片撕了個大口子。就這樣,我們一公裏接著一公裏將敵人逼退。天黑後,包括我在內的一些士兵忽然發現,我們正處在一群敵人當中,他們用俄語朝我們喊叫起來。這群敵軍大約有十個人,在黑暗中,他們無法迅速逃離,於是,他們放棄了抵抗,舉手投降了。

黑暗中,我們搭乘著坦克繼續推進,時不時地停下,跳下坦克步行前進。連長給我們下達了嚴格的命令,只要停頓的時間夠長,必須挖掘散兵坑隱蔽。弗裏茨•科申斯基也在我們這個小組裏,他拿著一把從車上搞來的長柄鐵鍬,這使我們在地面上挖掘散兵坑的速度比使用小型折疊鐵鍬快得多。在這場向前推進的過程中,我們停留的次數非常多,我估計,這幾天裏,我在蘇聯土地上挖掘的坑洞,比我這一輩子在自家花園裏搗鼓的要多得多。

我的手上磨出了水泡,這使我不禁咒罵起這該死的挖掘工作,一次接著一次,讓人心煩。但我知道,這些散兵坑非常重要,尤其是當我們身處開闊地,並發現自己正遭到炮擊或處在敵機的襲擊下時更是如此。

10月30日。今天,我們在因古列茨河西面的捷爾諾瓦特卡附近對敵人發起了進攻。盡管敵軍的炮火很猛烈,但我們還是獲得了成功,在另外幾個連隊和一個反坦克排的支援下,我們在河東岸建立起一個小型的橋頭堡。行動開始後,敵人的坦克炮火使我們損失了一門20毫米高射炮和一輛坦克殲擊車。這兩部車輛被徹底燒毀,高射炮組成員悉數陣亡,坦克殲擊車裏的乘員被嚴重燒傷。

盡管天色已晚,但我們的連長想將陣地前移,並對聶達沃達村實施偵察。偵察排報告說,村裏的房屋都沿著一條小溪排列。他們在村內只發現了少量敵軍,盡管他們還發現一輛T-34貼著一道樹籬守衛著街道,但這條街道似乎沒什麽人使用。

“很好!我們先把坦克幹掉!”我聽見連長這樣說道。車輛留在原地隱蔽,而我們則分成小股朝著村子而去。連直屬隊跟著上尉走在最前面,一輛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跟隨著他們。我們小心翼翼地慢慢向前,隨著尖兵發出的信號,自行反坦克炮立即關掉了引擎。

離敵人的坦克越來越近,我們也變得愈發謹慎。我們能聽見發動機低沉的聲響,不時地還有壓低了的說話聲在夜色中傳來。我們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自行反坦克炮的發動機靜靜地運轉著,履帶在地面上輕松移動。此時的天色幾乎是漆黑一片,但雲層在空中的漂移不時地使這片地帶沐浴在蒼白的月光下。我們看見前方出現了灌木叢和房屋的陰影。命令被低聲傳達下來,我們隨即散開。

“保持聯絡!慢慢向前,還要再小心些——我們有的是時間!這是上尉的命令!”

自行反坦克炮慢如蝸牛地向前移動著。在我們前方出現了一排樹籬,敵人的坦克應該就在那裏的某處。如果我們被敵人發現,那就失去了奇襲的機會,敵坦克會在近距離內對著我們開火。大夥兒沿著樹籬躡手躡腳地行進著,樹枝勾破了我們的彈藥袋,我們立即停下,融入灌木叢的陰影中。自行反坦克炮緩緩移動著,一次只前進一碼。可是,敵人的坦克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