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統帥(第3/6頁)

統帥是獨斷獨行之人,他總是寂寞孤獨的。在他麾下的人員雖然都是萬裏挑一、精明能幹的人才,但是卻沒有人能夠深入了解統帥的精神世界。

對身處前線的每個士兵、每個軍官來說,如果他在維護民族生存的鬥爭中所擔當的責任越大,那麽戰爭對他所擁有的軍事知識、軍事能力和意志的要求就越高,而這一切都要通過嚴格教育和精心培養才能夠具備。

統帥負責統率全軍,指揮全軍作戰,在危急時刻,他經常憑借直覺迅速作出維系戰爭勝負和民族生存的重大決斷,而這種決斷常常是在含糊不清的境況中作出的。

所謂含糊不清是指敵人采取和我方一樣的意圖來和我方進行激烈對抗,敵人的意圖在今天看來也許不是這樣或無法肯定,但是明日有可能變為現實或確鑿無疑。我方要阻止敵人意圖的實施,但是敵人不會束手就擒,而會在含糊不清的情況下竭盡全力阻止我方意圖的實施,而我方的軍事力量又不是百戰百勝之師,所以,就要求統帥必須竭盡其全力和才智。

在統帥將全部身心投入戰爭的同時,他還要考慮軍隊生活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點我已經在前面說過,這是總體戰的基礎),並對他們的內心世界有所了解。倘若統帥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那麽他就會成為別人手中的傀儡。

統帥一定要有用之不竭的精力,因為充沛的精力能夠讓他鎮定自如,勇於負責,並作出對總體戰的結局具有重大影響的決斷。事實上,統帥的生活一點也不輕松,只有那些富有責任感的人物才願意這樣生活。

不管是統帥和戰場上的指揮官,還是士兵,都要具備極高的品格。在品格和知識之間,品格比知識更加重要。軍隊拒絕追逐名利和阿諛逢迎之人,它需要的是品格良好的人。職位越高,責任就越重大,對品格的要求就越高。只有具備堅定和可靠的品格,才能夠贏得下級的信賴,才能夠勝任他們所擔任的職務。相反,則不能擔任統帥或者戰場指揮官。這件事情事關民族存亡問題,怎麽強調都不為過。

戰爭是人與人之間的活動。統帥和下級的交流,甚至下達命令,都不是機械的轉動,也不是單純的部門與部門的接觸,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往來,生動形象。因此,除上述能力之外,統帥還應當具備知人善任、識人長短、洞察人心的能力。

統帥還應具備沉著穩健和自克自制的品質。此外,有些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品質,統帥也應當具備。對此,我在《戰爭中的違命》中作了簡單的論述:

像每個藝術家一樣,統帥也必須掌握“手藝”,這種手藝就是統率的藝術。除了掌握“手藝”外,統帥還要憑借其天才和創造力,和與藝術家不同的能肩負重任的力量,堅強的意志,以及高尚的品格和偉人所具備的讓人心悅誠服的巨大魅力。

在他將全部身心和以高度的責任感為軍民和每個德國人效力時,他都表現出他的創造力和意志力。統帥是不會在戰史中產生的,戰史也不能反映偉大統帥的精神世界。他們的精神世界是他們的個人財富,也是在最緊張的時刻展現出來的。

統帥一定要具備讓人無法估量的能力,這是先天的,要不然他就不配當統帥。

他的身上一定要洋溢著必勝的意志,並以此激勵軍隊和民眾,統率軍隊和領導人民去奮勇殺敵。

為了更好地讓統帥擔負起總體戰的職責,統帥的職位一定要在和平時期就確立好。因為統帥的職責是,在戰爭爆發之際集中全國之力量(前方的和後方的力量)供其調遣。

和平時期,統帥要相信,憑借種族遺產的民族精神能夠團結整個民族,並通過這種民族精神對青少年、成年人,尤其是軍官,進行教育,鞏固他們的信念。此外,統帥還要對人民進行教育,讓他們牢牢記住,對執政者、國家官員乃至民眾來說,民族的團結是進行總體戰的共同財富。

考察與戰爭有關的各項方針,是統帥不可推卸的責任。

統帥要對財政和經濟進行審查,確定它們是否符合總體戰的要求,並要為此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保證人民的正常生活,保障經濟發展,確保人民和軍隊的供給維持在正常水平。

統帥負責統率全軍,他要處理部隊平時訓練和軍事裝備等事宜,通過發布動員令、戰略展開指令和最初行動命令,使軍隊的行動統一起來。他是戰爭的首腦,一定要通過作戰和宣傳,給敵國人民和敵國軍隊致命性打擊。

同時,統帥還要充分利用戰爭經驗,維護和激發部隊的戰鬥力,維護好後方人民的生存和精神團結,堅定人民勇於作戰的意志。

統帥應為政治規定出作戰中政治所應遵循的大政方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