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米夏埃爾計劃(第5/8頁)

德皇威廉這天異常興奮,他乘坐著私人列車到處跑,向聽力所及之範圍內的所有人宣布德國勝利了,他還命令學校停課慶祝。他在晚餐喝了香檳酒。“如果英國代表來請求和平,”他宣稱,“他們必須按照德國的習慣向皇帝下跪。”這句話揭示出他做白日夢時特有的孩子氣。

還是在3月23日那天,一名年輕的德國飛行員駕駛的飛機被擊中,墜毀在英軍防線內——他是魯登道夫第二個以這種方式死亡的繼子。

3月24日,星期日,早晨,守衛福萊奎爾斯突出部的6個營指揮官一致認為,考慮到處境越來越惡劣,如果不撤退,可能的結果就是被消滅。他們下令撤退,英軍的中路失去了一個支撐點。整個英軍的戰線開始後撤,德軍則四處進軍。即使比洛的部隊也有緩慢進展。胡蒂爾的部隊還是沒有遇到阻力,但部隊的狀況逐漸惡化。疲憊的部隊隨處劫掠,任意酗酒,饑餓的德國兵偶遇英軍拋棄的大量庫存。雖然他們不像德國國內平民那樣缺少營養,但也常常吃不好,他們驚奇地發現敵人有大量的食物、酒、質地優良的毛織品和棉布品,這些東西德國早就沒有了。他們被告知協約國與德國一樣缺乏物資。他們所看到的與所聽到的不一致。

至此,魯登道夫手下的進攻部隊開始展露出其最大的弱點:他們已經無力追擊已經被打敗的英軍。德軍剩余的騎兵留在東線,那裏的戰場開闊,比西線更適合於騎兵作戰。魯登道夫手中既沒有坦克也沒有裝甲車可供利用。由於德國沒有橡膠,汽車輪子都是鋼制的,所有的路面都被鋼輪子破壞。胡蒂爾的部隊走得有多麽快,進展就有多麽快,但他的士兵已經一邊行軍一邊戰鬥了4天。星期日,他們沒有實現目標,少走了8英裏(約13公裏)。在北面,雖然德軍占領了巴帕姆(Bapaume),但未能達到目標。

然而,黑格和貝當並未因此而獲得絲毫安慰。德軍不僅繼續前進,而且在英軍和法軍之間楔入。他倆之間的關系很緊張,黑格一點都不感謝貝當派遣20萬兵力救援他的事。他理解維系英軍和法國關系的重要性。他曾說:“我軍能在法國存在,依賴英軍和法軍團結一致。”但是,他不知何故總是認為貝當應該為此事負責任。這兩位將軍在星期日晚上見面,黑格了解到一個新情況,如果德軍繼續進攻,法軍計劃向南後撤。黑格的反應混雜著憤怒和恐慌。他譴責貝當,但貝當在此事上別無選擇,給貝當下命令的是法國內閣,要求他不惜任何代價保護巴黎,可以不顧及其余目標。貝當給政府發了一份電報,要求政府出面讓英軍盡量靠近南面,避免自己為維系兩軍之間的聯系而不得不過度出擊。

這次危機使黑格突然改變了對協約國軍事最高領導權的看法。黑格知道,協約國軍事最高領導人的任命肯定是福煦莫屬,他估計福煦很可能比貝當要更願意向北進攻而不是後撤,所以,他在那天晚上給勞合·喬治發電報,要求重新考慮任命一位協約國軍事最高領導人。碰巧幾小時以前,克裏孟梭在福煦的催促下給倫敦發了一份電報提建議,建議與黑格類似。勞合·喬治派遣戰爭大臣阿爾弗雷德·米爾納去法國處理這件事。

星期一,魯登道夫如夢方醒,意識到亞眠的重要性。法、英的後備部隊大量湧入前線,比洛再次遇阻,他的目標根本無法實現。但是,如果能攻占亞眠,整個戰役對德國人來說就變得有意義了。魯登道夫命令德馬維茨將左翼與胡蒂爾會合,向亞眠移動,占領這座城市。與此同時,法國鐵道部長乞求福煦“救救亞眠,否則一切都完了,亞眠是一切交通的中心”。福煦、貝當、克裏孟梭在貢比涅開會,討論如何同時兼顧一方面向黑格提供救助而在另一方面又能防守巴黎。黑格此時正在離貢比涅不遠的杜朗開會,高夫由於有棘手問題沒有來,他手下其余指揮官都參加了。克裏孟梭表示願意參加他們第二天的會議,英國人立刻答應了。

3月26日,德軍離亞眠只有16英裏(約25公裏),而且仍然在前進。法國領導人抵達杜朗,來的都是令人敬畏的人物:總統普恩加來、克裏孟梭、貝當、福煦。福煦高興地聽說總理決定轉守為攻。黑格及其手下的將軍與法國人握手表示歡迎,從倫敦來的新任皇家總參謀長的威爾遜和戰爭大臣米爾納也參加了會面。黑格首次表示願意合作。在回答克裏孟梭的問題時,黑格宣布他決心死守亞眠,不願向北撤退。米爾納把話題轉到他們聚攏在一起開會的真正主題上。他建議任命福煦為“亞眠地區”的協約國軍事“協調員”。除了貝當外,其余法國人都熱情支持。黑格是所有人中唯一表示反對的,他堅持福煦的新職位要比米爾納提議的職稱擁有更多的權力。他的動機很明顯。福煦的新職位將帶來更全面、更系統的後備部隊共享,在目前的局勢下,英國人肯定能獲得好處。福煦的職位相應做了調整,福煦的責任將覆蓋整個西線。黑格在這一天寫的日記揭示出他的思考,他寫道:“我認為福煦應該控制貝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