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和平瓦解(前421〜前420年)

困擾重重的和平

不足為奇的是,和約墨跡未幹,它的嚴重缺陷就暴露出來。雙方抽簽決定誰先開始執行和約規定的最初步驟。雅典人運氣不錯,斯巴達人需要首先返還他們控制的雅典戰俘。斯巴達人還命令克裏阿利達斯將安菲波利斯交給雅典人,並強迫周邊其他城市接受和約。斯巴達在色雷斯的盟邦拒絕這個要求,克裏阿利達斯聲稱自己沒有辦法強迫它們服從。事實上,他自己也不願意這麽做。他匆匆返回斯巴達,為自己辯護,並想看看有沒有辦法修改和約。斯巴達人果然對和約做了一個看似無關緊要、實則關系重大的修改:克裏阿利達斯應“若有可能,將安菲波利斯交還給雅典;若無可能,將在安菲波利斯城內的所有伯羅奔尼撒人撤出”(5.21.3)。

雅典人之所以締結和約,主要目標就是收復安菲波利斯,而斯巴達人對和約的這個修改相當於阻止雅典人收回安菲波利斯,並將它留給了雅典的敵人們。因此,斯巴達人在履行和約義務的最初階段,就違背了和約的文字和精神。

那些與斯巴達關系更悠久、地理位置更臨近的盟友也從一開始就破壞了和約;盡管斯巴達苦口婆心地勸導它們,它們仍然拒絕接受和約。墨伽拉對雅典保有尼薩亞勃然大怒,因為這阻礙了墨伽拉與東方的貿易。厄利斯由於和斯巴達的一次私下爭吵而不肯接受和約。玻俄提亞人則在底比斯人的領導下,拒絕將邊境要塞帕那克敦(他們於前422年占領了這座要塞)還給雅典,也不肯返還戰爭期間抓獲的雅典戰俘。自前431年以來,底比斯人的勢力和威信有了極大增長。他們害怕雅典從伯羅奔尼撒戰爭脫身之後會使底比斯喪失業已取得的進展,於是和雅典人締結了一系列為期十天的停戰協定,以免獨自與雅典人作戰。他們真正想要的是讓斯巴達人再開戰端,摧毀雅典勢力。

科林斯人對和約甚至更加不滿,因為他們在波提狄亞的殖民地又一次被雅典人牢牢掌控了,波提狄亞的公民被驅逐出境,四海飄零。雅典還占據了位於索利安姆和阿納克托裏翁(都在希臘西北部)的科林斯殖民地。

斯巴達-雅典同盟

面對這些巨大障礙,雅典的反應可能是拒絕履行和約,也可能拒絕交還皮洛斯和基西拉島,或者不肯返還在斯法克特裏亞島抓到的俘虜。如果雅典拒絕履行和約,那麽阿爾戈斯可能會受到鼓舞,並與雅典結盟;厄利斯和曼丁尼亞等對斯巴達心懷不滿的城邦也可能會加入阿爾戈斯-雅典同盟。那樣的話,其對斯巴達人而言簡直就是個噩夢,他們現在不得不尋求外交手段來擺脫這個危險局面。最終,他們提議與雅典結成五十年的防禦同盟,其中一方遭到第三方攻擊時,另一方必須施以援手,並視第三方為共同敵人。因此,如果黑勞士發動起義,雅典有義務幫助斯巴達鎮壓黑勞士。條約的最後條款允許雙方通過協商對盟約的條件進行修改。雅典人同意了同盟條約。在簽約的時候,為了表達自己對新盟友的信任和誠意,雅典人返還了自前425年以來一直關押著的斯巴達俘虜。

這些俘虜是保障雅典不受斯巴達侵犯的砝碼,只要雅典手握著這些俘虜,斯巴達的任何盟邦就不敢攻擊雅典,因為它們不敢在沒有斯巴達的支持下單獨行動。然而,在斯巴達人還沒有腹行自己的和約義務的情況下,雅典人為什麽接受與斯巴達結盟?

尼基阿斯及其支持者之所以同意與斯巴達結盟,為的是鞏固正在動搖的和平,同時他們也很歡迎這項盟約本身。與斯巴達結盟的前景讓雅典人回想起希波戰爭之後幾十年裏,客蒙的親斯巴達政策所帶來的幸福時代。那個時期對雅典很有利,維持了希臘人之間的和平,使雅典人得以擴張其愛琴海帝國,並生機勃勃地發展。但到前421年,客蒙的路線已經不再可行。現在兩國人民腦子裏最主要的記憶是漫長而殘酷的內戰,而不是一致對外的團結努力,這意味著雙方都沒有多少善意去締造長期和平。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不能想當然地信任對方,只能努力贏得互信。從這個角度看,斯巴達-雅典同盟或許會危害和平,因為它允許斯巴達繼續無視自己的和約義務,增加了雅典人的疑慮。

但是,尼基阿斯及其盟友不是這麽看問題的。對他們來講,墨伽拉戰役和玻俄提亞戰役的失敗,以及在德裏昂和安菲波利斯的失敗只能證明一點:繼續打下去是非常危險的。雅典人應當大度,邁出建立互信的第一步。

若是拒絕與斯巴達結盟,雅典人還有什麽其他辦法?事實上此時他們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雅典人可以鼓勵阿爾戈斯建立一個由阿爾戈斯主導的新聯盟,讓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其他民主制城邦,如厄利斯和曼丁尼亞,加入進去。然後雅典可以加入這個新聯盟,派遣一支軍隊到伯羅奔尼撒半島與斯巴達交戰,那時雅典的勝算會比以往更大。雅典人還可以鼓動黑勞士以皮洛斯為基地襲擾斯巴達,並從海上襲擊斯巴達沿海城鎮,從而進一步增加自己的勝算。雅典若是在這樣一場戰役中得勝,就可能終結伯羅奔尼撒聯盟、消滅斯巴達勢力。但由於雅典人民仍然非常厭戰,尼基阿斯仍然是雅典政治的主導人物,所以這樣的路線是不大可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