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3/5頁)

雅典人對小居魯士與呂山德會晤的結果很擔憂,於是企圖利用提薩弗涅斯做外交中間人。盡管這位前任總督顯然不適合扮演這個角色,因為他招致了王室的敵意,並且受到斯巴達與雅典雙方的憎恨與不信任,但他還是敦促王子奉行舊的政策,即遊離於兩個希臘對手之間,將它們都拖垮。小居魯士最後選擇了不同的路線,不僅排斥他的建議,還拒絕接見雅典使者。雅典人企圖與波斯締結外交協定而結束戰爭的努力,在大流士二世和小居魯士那裏都失敗了,於是戰爭將繼續下去。

諾提昂戰役

戰略形勢讓雅典人嘗試在以弗所迫使呂山德與其交手,因為在那裏取勝能使雅典人主宰愛琴海和海峽,不受任何阻撓,並能收復叛亂的附庸國及其財政收入。消滅敵人又一支艦隊也許能說服斯巴達人按照可以接受的條件議和;如果不行,至少波斯人會更願意考慮停止對斯巴達的支持。不過,雅典人必須快速采取行動,因為伯羅奔尼撒人開出的軍餉標準比他們高,每一天都可能有水手叛變投敵。

但是,亞西比德沒有直接駛往位於以弗所的斯巴達基地。優卑亞島此時還在敵人手中,亞西比德打算先拿下安德羅斯島,這是從赫勒斯滂海峽來的運糧船必經的一個島嶼。盡管他在陸地上擊敗了敵人,卻無法占領這個島,於是留下一支部隊繼續攻打,然後離開了。他在雅典的政敵後來會利用這個失敗去攻擊他。

他從安德羅斯島去往東南方的科斯島和羅德島,尋找金錢和戰利品來給他的水手發餉。雅典國庫仍然空虛,如果呂山德選擇留在港內,亞西比德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將他的艦隊長時間留在海上。在對抗斯巴達艦隊之前積攢盡可能多的金錢固然有道理,但這個耽擱卻給了敵人更多時間來改善艦隊並刻苦訓練。

亞西比德隨後駛往薩摩斯島,然後是諾提昂,即科洛封的港口,其位於以弗所西北方的沿海地帶。雖然諾提昂不是主要的海軍基地,卻是進攻以弗所不錯的出發陣地,雅典人從那裏可以切斷以弗所和希俄斯島之間的斯巴達航線,並阻止他們逃往赫勒斯滂海峽。在諾提昂,亞西比德指揮著80艘戰船(他之前把20艘留在了安德羅斯島),而呂山德的兵力增加到了90艘戰船。呂山德雖然占據優勢,卻沒有出來應戰,因為他相信自己有足夠多的時間,拖延下去對他有利。他的艦隊接受操練之後戰鬥力有所提高,而小居魯士提供的更高軍餉“使雅典船只的人員銳減。因為大多數水手都投奔到出錢更多的一方,那些沒有逃亡的水手則士氣低落、心懷不軌,每天都給他們的指揮官制造麻煩”(Plutarch,4.4)。

任何一位雅典指揮官都會認識到,必須快速行動。出於同樣的原因,呂山德可以慢悠悠地等待時機。另外,亞西比德也有個人原因迫使他快速行動。普魯塔克對他個人動機的分析是很到位的:“如果曾有人被自己的聲望毀掉,那就是亞西比德。因為他看上去如此英勇無畏、絕頂聰明,似乎常勝不敗,所以當他失敗時,大家就懷疑他沒有努力,不肯相信世界上竟然有他辦不到的事情。大家覺得,只要他努力,就沒有幹不成的事。”(Alcibiades 35.2)盡管他得到了特別大的權力和雄厚的兵力,在安德羅斯島卻失敗了,而且現在也沒有辦法誘使呂山德冒險出來打一場海戰。除非他很快取得成功,否則有可能會招致雅典人的猜疑,讓他的政敵得到更多口實。

亞西比德在諾提昂待了大約一個月,但到前406年2月,他將艦隊主力留在那裏,自己乘船加入色拉西布洛斯攻打弗凱亞的戰役。這可能是誘使呂山德出來交戰的計策的一部分:如果雅典人成功占領了伊奧尼亞各城邦,呂山德就不能長期閑坐,必須與雅典人交戰。對這個計策而言,弗凱亞是一個很好的攻擊目標,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很適合向庫麥、克拉左門奈甚至希俄斯島發動新的進攻。亞西比德此次只帶了運兵船,將他的三列槳座戰船留在以弗所,以便監視力量不斷增長的斯巴達艦隊。他留在以弗所代他指揮的人是安條克斯,一名士官和舵手,而且是亞西比德旗艦的舵手。這項任命在雅典海軍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從古代到現代一直遭到批評。一般來講,一支如此龐大的艦隊應當被交給一名或多名將軍指揮,但亞西比德的同僚似乎都在外執行其他任務。如果是這樣,常規的做法是指派一位有海戰經驗和立過戰功的三列槳座戰船船長。在諾提昂有很多船長,其中肯定能找到這樣一位人選。但亞西比德的做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舵手一般是經驗特別豐富、在海戰策略上特別有才幹的人,並且參加過許多戰役,往往比船長更有經驗。這樣的舵手對於保持雅典海軍的優勢地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亞西比德這一次並不認為他外出期間會發生交戰,甚至也不希望發生交戰,於是給了安條克斯一條簡單明確的命令:“不要攻擊呂山德的船只。”(Xenophon,Hellenica 1.5.11)與級別更高、有獨立頭腦的軍官相比,一位士官更有可能堅定不移地服從這道命令。在當時的情況下,亞西比德需要的是一個他能信任的人,而安條克斯是他多年的下屬,看上去似乎是完美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