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騎兵團(第2/2頁)

這會兒,他真的很想馬軍長了,軍長是他從軍生涯的見證人,風裏雨裏,槍林彈雨,軍長是看著他一步步走過來的。如果不是深厚的戰友情,就不會有今天的趙大刀,他就不會穿上軍裝又成為一名軍人。他在心裏始終感念軍長的恩情。

趙大刀想念軍長的時候,馬起義也在思念著草原上的趙大刀和棗紅馬。過不了多久,馬起義就會往騎兵團跑上一趟,然後讓趙大刀牽了馬,自己騎著跑上一圈。像當年在陜北一樣,他騎著馬前面跑,趙大刀在後面跟著。此時的趙大刀就多了一番叮囑,一邊跑一邊說:軍長,慢點兒,馬老了,人也老了。

馬起義聽了趙大刀的話,心裏一熱,想起當年趙大刀背著他沖出包圍圈後累吐血的情景,這馬就騎不下去了。他跳下馬,和趙大刀並了肩往前走去。

馬起義哽著聲音說:大刀,還好吧?

趙大刀道:軍長,你放心,只要讓我聽到軍號聲,我就知足。

馬起義望著趙大刀,趙大刀一臉憨厚地笑著。

半晌,馬起義想起什麽似的說:大刀,你老是這樣,也不是個辦法啊。你的問題,我還是要向上級反映。

不用了,軍長,我真的挺好。

馬起義用力拍了拍趙大刀的肩,輕聲道:別人不信你,我還不信你嗎?

軍長騎了一會兒馬,說了一會兒話,就走了。軍長是坐著吉普車走的,車比馬快多了,轟的一聲就不見影了,趙大刀卻永遠記住了軍長從車窗裏望他的眼神。

讓趙大刀沒有想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馬起義私下做主,讓趙大刀留隊的消息還是讓上級組織部門知道了。這在當時來說是件大事,上級有明確的規定,抗美援朝的戰俘不能留在部隊工作,原因很復雜,畢竟美國人曾安排敵特混入了戰俘營,這是其一;其二是許多志願軍戰俘在被俘期間變節,做了敵人的密探。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復雜,良莠難辨,為了肅清隊伍,減少國家和人民的損失,決定被遣送回來的戰俘一律不能重用,更不能留在部隊。這在當時是一條鐵的紀律。

趙大刀重新歸隊,就引起了上級有關部門的重視,並命令馬起義,立即讓趙大刀離隊,交由地方安置。

馬起義和上級領導爭了,也吵了,他拍著胸脯說:要是趙大刀有問題,我用腦袋做擔保。

革命不是沖動,組織是有紀律的,紀律就是命令,是軍人就得無條件服從。馬起義身為軍長,他不得不服從命令。

當趙大刀得知這一消息時,人就傻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部隊會不要他。

他瞅著馬起義不相信地說:軍長,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

馬起義不敢去看趙大刀的眼睛,目光從他的頭上望過去,無奈地說:大刀,你先去地方上待一陣子,等這股風過去了,我親自把你接回來。

趙大刀明白了,軍長也不能保他了。他絕望了,搖著頭,深深地嘆了口氣。他把身上的軍裝從上到下摸了一遍,知道自己就要告別部隊了。

最後,他哀求道:軍長,讓我參加完這次演習吧。等演習完了,我就走。

當時騎兵團正在籌備一次演習。

馬起義點了點頭:演習結束,我來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