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實踐出真知(第3/3頁)

應天乃王學的大本營,兩年前耿定向與李贄的罵戰,即是心學內部的一場的大的門戶之爭。

而身兼耿定向,李贄二人所學之長的焦竑,在應天王學中也有相當的分量。由他親自出面請陶望齡到江南最有名的崇正書院裏講學。

此事無疑是代表王學肯定了林學的地位,也代表江南士林對於林學的態度,因為應天就是江南讀書人匯聚的地方,這時候又是應天鄉試之時。

而陶望齡在金陵逗留了三個月,並在閑暇之余撰寫了一本《石簣語集》,這本書比林延潮當年在學功堂的講義,更進一步闡述了林學的理念,並且更通俗更貼近當今讀書人的觀點,因此在江南風行。

陶望齡自此自號石簣,林學弟子就以石簣先生稱之。

而林學也因陶望齡在金陵講學,以及《石簣語集》從浙江一省,從而輻射到整個江南。

從湖廣公安一縣,再到浙江一省,逐漸到整個江南,不知多少讀書人放下以往奉為金科玉律的程朱之注,他們手捧林延潮,陶望齡的著作用心揣摩。

到底是要變法還是祖宗法度?

到底是重農為本還是惠商通工?

到底是仁德為主還是以事功為主?

萬歷十六年對於江南讀書人而言,實是一個普通的年份,但也是一個不普通的年份,歷史正徐徐前行,但不知不覺已比原先變了一點方向。

靠近京城的大運河上。

一艘官船正緩緩而行,一名老者正捧著手中的天理報閱讀,等見到報中青松翠柏四字時,他不由徐徐點頭。

“老爺,明日就要到通州了。”

一名下人給這名老者披上衣裳,這名老者道:“寫得好啊,林宗海的文章是能令人復生的!有了此文,海剛峰當千古矣。”

那下人道:“可是老爺,應天官場上對於海剛峰評價不高,說他迂直,不知時務,抱著太祖的陳規不放!”

那老者冷笑道:“那些官員真是說一套做一番,當年張江陵新政他們說張江陵妄動祖宗法度,而海剛峰要恢復太祖之法,他們又說海剛峰墨守陳規,到底是什麽,還不是他們說的算,有利則好,無利則弊,有害則暴,朝廷就是亡在這些人手上!”

這老者說話胡須一抖一抖的滿臉正氣,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剛剛與李贄進行罵戰的前南京右都禦史,名儒耿定向。

這一次耿定向受命進京,總督倉場事,也就是倉場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