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共克時堅 三 得道多助(第2/3頁)

不過他也沒吃什麽虧,江西糧價不高,他家兩貫不到收來,到岸後以近三元的價格瞬間售罄,這一千噸糧就有一萬五千元的毛收入,雖不如傳統的奢侈品貿易,但也不是筆小錢了,可真是名利雙收了。

鄭紹明聽了,感覺這是個好題材,立刻示意身邊的秘書記錄下來,待會兒登到報紙上去。

在秘書掏紙筆的同時,他握住汪然的手說道:“好,這更顯得兩位的義舉可貴了,精神可嘉!二位也無需妄自菲薄,這榮譽也是你們該得的;也該叫天下人知道,只要願幫助東海人的,我們東海人也必定會湧泉以報!”

周圍觀禮的嘉賓適時鼓起掌來,各報社的記者們奮筆疾書,記錄下這感人的一幕。

不過這典禮很快就結束了,現在是災難時期,不興鋪張浪費,一切從簡嘛!

……

5月15日,諸城縣,諸城農貿市場。

“……汪氏兩叔侄,國士真有雙……”

“……管委會統合部與農業部聯合宣布,將投資在各地興建‘國家戰略儲備基地’,建成後將形成三十萬噸的存儲能力,屆時再無饑荒之虞……”

“……膠濟鐵路開工在即,某地劣紳煽動抗路鬧劇,引發眾怒……”

“……寧陽縣士紳捐助新面粉八千石以報效國家……”

“……南洋種植園經濟發展勢頭猛烈,古塔波樹種植引發熱潮……”

飯店“朱旺升速食記”的門口,老板朱旺升拿著一疊新到的報紙,無聊地讀著上面的內容。

隨著印刷產業的進步和物流體系的發達,現在東海國的報業也越來越旺盛了。耳熟能詳的大報就有十多份,小報更是多如牛毛,不但發行周期縮短到了五天乃至三天一期,平均價格也降低到了每份一銀分出頭的水平上,為知識階層提供了充足的精神食糧。

諸城農貿市場在膠沂鐵路和安諸公路開通之後更加興旺起來,朱旺升速食記也加蓋了一棟樓擴大經營。不過隨著大旱的降臨,各類農產品的生產受到了巨大的打擊,農貿市場自然也一下子慘淡了下來。如今這大好的正午也沒什麽客人,朱旺升便只能百無聊賴的讀報了,還好,上面都是好消息,能讓心情好一些。

當然,這些好消息也是文化部定向投放的,為的就是制造輿論,使得民間對抗旱救災有信心,產生正面預期。

這種輿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了“旱災一定能得到解決”的預期,持有存糧的民間人士才會仔細規劃手頭的儲存量,以合理的價格和數量向外出售以獲取利潤,從而穩定市場供應。不然的話,要是他們看不到希望,那就會死死把存糧捂住,既賺不到錢,又加劇了市場上的糧荒,那可就真不妙了。

朱旺升對此間深意是了解不到的,只是看看解解悶而已。正看著,一個熟人卻突然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喲,朱兄這讀報呢?”

朱旺升擡頭一看,是相熟的鄭老板。他還是騎著那輛好幾年了的“永久-3”自行車,輪子倒是新換了膠輪,現在把車往門口一停就朝自己打起了招呼。於是朱旺升放下報紙,道:“這不也只能讀報了麽。怎麽,鄭哥兒,今天是找到貨源了?”

鄭老板搖搖頭:“現在能出產的那點蔬果都讓人給高價包下了,我哪搶得過啊?不說了,我正餓著呢,來點吃食吧。”

朱旺升來了興致,站起身來往櫃台走去:“好啊,吃點什麽?行市你也清楚,現在菜糧都貴得很,反倒肉便宜了些,不如來份大俠套餐,切上二斤鹵牛肉?現在不多吃點,過段時日可就沒了啊。”

農產品減產,漲價是肯定的,但肉產品的行市卻反其道而行之,價格暴跌。這倒不是因為養殖業逆市增產,而是因為今年遭災後農民為了節約糧食只能忍痛把牲畜處理掉,導致大量肉類擠在一段時間內上市,價格反而被砸了下去,出現了罕見的菜肉倒掛現象。這至少在這個月使得不少老饕大快朵頤,但背後是不知道多少農民的血淚啊。

鄭老板笑了一下:“那就來兩斤吧,還有酒沒?”

朱旺升從櫃台上取下一個玻璃壺一晃:“現在不準釀新酒了,只有去年存下來的一點……這倒不礙事,反正有陳香,但喝一點少一點了,這一壺可就是十七銀分,你要喝麽?”

鄭老板輕輕一拍桌子:“喝!朱兄你也過來一起,我這有事找你相談呢。”

“哦?鄭哥兒這是要請客?”朱旺升笑了一下,“那行,算你十分好了,剩下七分算我自己掏自己那份了。”

鄭老板努了努嘴:“你這老朱可真是扣,出一半都不肯……得,這本來也是我請,過來坐吧。”

店內沒什麽客人,鄭老板隨意找了張大方桌旁邊坐了下來,朱旺升吩咐了夥計去切肉,自己提著酒瓶酒杯坐了過來,一邊開瓶倒酒,一邊問道:“好了,鄭哥兒今日找我是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