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第2/11頁)

代理師範說明,這是眼睛看不到的波動——“氣”所造成的作用。

他說,籍由鍛煉,人能夠自由自在地操縱在體內循環的未知能量,從手掌放射出來。

敦子覺得事有蹊蹺。

當然也有“氣”這種能量究竟存不存在此一根本的疑問,但是這一點暫且不論,有其他更為瑣碎的細節讓敦子感到奇怪。

沒錯……

相對於弟子們誇張的反應,代理師範的動作實在太小了。

至少敦子這麽感覺。

就算退讓百步,承認真的有未知的能量存在,那麽,如果代理師範的身體沒有受到弟子身上遭受到的相同沖擊——物理作用——的話,就代表這種運動違反了物體運動的根本法則——牛頓運動三定律,不是嗎?

運動三定律為以下這三點:

首先是慣性定律:靜止或維持一定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沒有外力作用的狀況下,會維持現有狀態。其次是物體的運動方向會與受力的方向相同。運動量與受力大小成正比,也就是所謂的牛頓運動方程式。最後是兩個物體彼此撞擊受力時,兩道力永遠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為反作用力定律。

這種情況……

在被彈走之前,弟子顯然是靜止的。

如果照慣性定律來看,除非被推,或是被東西打倒,弟子的身體不應該會動——自己動當然不算數。弟子移動的狀況像是被彈走一般,所以如果不是弟子自發性地運動,就表示有外來作用力施加在弟子身上。

代理師範說明,這是因為氣撞擊在弟子身上。

這個解釋並沒有問題。他們說氣是未知的波動,不過無論那是什麽,先假設代理師範的手掌真的放射出足以彈走弟子的力量好了。

那麽……

根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放出力量的一邊一定也會承受到相同的力道。

換言之,如果發射力量的反作用力沒有作用在代理師範的手或腰部——隨便什麽地方都好——那就是騙人的。如果道場的地板是冰,而代理師範穿著溜冰鞋,那麽代理師範發射氣的瞬間。他應該會往弟子彈走的反方向滑去才對。

代理師範必定承受到同力道的反作用力。然而在敦子眼中,卻看不到他任何肌肉的緊張或姿勢的變化。

所以敦子才覺得不自然。

所謂定律,在一定條件下是普遍、必然成立的關系。如果定律不成立的話,就表示到場裏面的環境條件十分特殊。

但是這是不可能的。

以同樣的角度來觀察,弟子們的動作也有不自然的地方。

他們的動作雖然誇張,但對於壓上來的力量,卻沒有做出抵抗的運動。敦子完全觀察不到像是承受力量、或反抗力量這類的動作。

膝蓋伸出的樣子、被彈走前上半身的角度等等,不管怎麽看,他們都是自發性地往後彈去——敦子只能這麽判斷。

但是另一方面,敦子也不認為弟子們在說謊。

“起初我什麽都感覺不到。”一名弟子說。“但是雖著不斷地鍛煉,我開始感覺到體內的氣在流動。”

聽說不久後,氣就會逐漸成熟,這麽一來,就可以了解發氣是怎麽回事,也可以接收到對方所發出來的氣。那個時候,才始以體會到氣撞上來的感覺。

如此以來,人就會被彈開。

敦子思考。

彈開的理由……

既然沒有施加外力,弟子們肯定是靠自己的肌力彈跳起來的。但是他們似乎不是意識性地往後跳,至少那不是偽裝出來的。

敦子會這麽想,是因為弟子們彈開的實際太一致了。如果是假裝的,一定會有些人入戲、有些人狀況外,絕對會出現個人差異。但是弟子們全都同時往後彈去。那不是意識性的行動。

那麽……這會不會是本能性的動作呢?那種痙攣般的反應,會不會是一種反射運動呢?換言之……

看起來像是被某物給撞飛的那種動作,會不會其實是為了要閃避應該會撞上來的什麽東西呢?例如人快要被揍的時候。都會反射性地把臉別向拳頭過來的反方向。和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這是認定有什麽東西快撞上來,才會出現的反應。所以先決條件是相信氣真有其事。

但是唯有這件事,就算口頭上叫人相信也沒有用。不過想要入門的人,一開始應該就對這種想法有著某些程度的認同,再家上同門前輩也深信不移,他們也作證真的會被彈飛,這麽一來,懷疑的想法也會日漸消除吧。弟子們是在不知不覺中,被下了氣會發揮作用的暗示。啊,氣發出來了,氣要打上來了——只要這麽想,身體就會在無意識中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