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罪上加罪(第4/4頁)

“不,警察找她是為某個案件聽取證詞。”

“瞎扯!為了向證人了解情況,竟派警察出國,他們又不是富翁。還有,既然是警察,就應當表明身份。那個人決不是警察。從他的舉止看,一定對穗積小姐圖謀不軌。”

“好吧,我多加注意,也許他會跑到我們這兒來。”

“你們的行蹤我沒告訴他,不過他向總社打聽也會知道。主辦單位的預定日程對外不保密啊。”

“我問問穗積小姐,看她能不能猜到是誰。”

對永倉的警戒網迅速張開了。

東京。永倉彩子和老女仆杉田米的屍體同時被發現。

發現屍體的是經常造訪永倉家的商店推銷員。他在後門叫了幾聲,屋子裏靜悄悄的,沒人答應。

難道全都出去了?他剛要轉身離去,猛然發現在廚房兼帶飯廳的窗格上安裝半月鎖處的玻璃被割了一個碗口大的洞。

推銷員感到驚詫,把手伸進格子窗一推,不出所料,半月鎖脫落了。他又向裏面喊了幾聲,依然無人回答。

出於好奇,推銷員打開窗子跳了進去,發現了主婦和老女仆的屍體。

男主人永倉應當在場,但他的行蹤不明。警察向公司詢問得知,他今天無故缺勤。

警方這才感到永倉嫌疑很大。兩個女人都是被卡死的,脖子上留下的指痕雖不能斷定為同一個人的,但非常相似。

也許是夫妻之間不和,丈夫在—怒之下掐死了妻子,然後又把目睹犯罪行為的老婦幹掉。這一推測不無道理。

假若永倉是兇手,可格子窗上的洞口又作何解釋呢?因為洞口是所調“偷偷潛入”的罪犯用特殊工具作成的侵入口。

假若是強盜作案,永倉的行蹤不明又令人費解。

有人認為,是不是永倉同強盜搏鬥被殺或被綁架。但現場看不出搏鬥過的痕跡,也可能事後抹掉了,然而也沒有抹掉的跡印。

被害者的遺體被送去解剖,發現彩子的體內有比較新鮮的AB型精子,這說明被害者在死亡前後同AB血型的男子有過性行為。

在妻子的體內查出丈夫的精子不足為怪,但妻子被害,這就是另外的問題了。

警察認為,或許是在過完性生活之後發生爭吵,丈夫一怒之下殺死妻子的。

多數人認為,廚房兼帶飯廳窗戶上的侵入口與殺人無關。

彩子臥室中的寶石沒人碰過,但未找到現金,而永倉的余額為三百萬日元的存折和印鑒留在彩子的臥室內。

“帶走妻子的現金,留下存折和印鑒作抵押。不是嗎?”

“為表明並非偷走的吧?”

“可能是這樣。”

“倘若果真如此,可以肯定永倉就是殺人犯。”

“如果他沒殺人,就會帶上自己的存折等銀行開門取出現金。”

永倉留下存折的事實進一步證實了他是嫌疑犯的看法,當天即向全國通緝永倉。

但是,在警察內部,對永倉的殺人動機還有點迷惑不解。被害的妻子是財界名流志田總一郎的女兒。永倉結婚時,周圍的同事不勝羨慕地說“人道是小家碧玉嫁顯貴,可你倒好,剛好打了一個顛倒”。永倉本人也為自己交了好運而喜不自勝。

僅僅因為夫妻不和就殺人嗎?須知她關系到永倉的前程啊!新婚燕爾之際,夫妻偶爾反目就殺人,永倉也未免太沖動了。不了解永倉夫妻存在裂痕的警察,對他的犯罪動機很不理解。

盡管如此,警方仍然發出了通緝令。現場留下的證據,使法官對警方的決定表示同意。

從發出通緝令到得知永倉逃亡海外,這期間已經耽誤了許多時間。

向北岡打聽旅行團一行的日程表失敗後,永倉計算了一下時差,立即向東京的日本旅行總社掛了一個國際長途電話。

旅行社的名稱早已從裕希子的母親那兒得知。旅行團的日程是公開的,可北岡因為覺得永倉的舉止可疑而滴水不漏,如果問問總社,也許能得到回答。

果不出所料,他順利地探知旅行團下一站是佛羅倫薩,住卡布裏旅館,同時還了解到一行的全程安排。

掛完電話,日本旅行總社的女接話員無心地自言自語說:“有人從羅馬打電話來問歐洲名勝旅行團的日程表,大概有急事吧。”

這句話被曾經調查過鹽澤和北岡的河西刑警聽到了,但他並沒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