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是一門精密的科學(第5/5頁)

實際上,警方已被這事弄得焦頭爛額,他們找遍了城裏所有的地方,而他們所能做的就是非常鄭重地宣布那位實業家是一只“高腳雞”。有人據此認為警方實際上要暗示的是這三個字中的三個字母n、e、i。而這三個字母則應該被理解為那個非常經典的術語non est inventus[7]。與此同時,那些青年紳士全都不再像先前那樣虔奉教規教義,而那位女房東則花1先令買了一塊最好的印度橡皮,小心翼翼地擦掉了某個白癡用鉛筆在她那本大號家庭版《聖經》所羅門《箴言》篇之空白處寫下的那句備忘之格言。

[1]約翰·尼爾(John Neal, 1793–1876),美國作家,1824年至1832年訪英期間,曾與英國法學家及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交往,成為其朋友。——譯者注

[2]指英國戲劇家肯尼(James Kenney, 1780–1849),著名滑稽劇《籌款》(Raising the Wind, 1803)中的主人公傑裏米·欺蒙(Jeremy Diddler)。這篇小說篇名中的“欺騙”之英文原文即Diddler。——譯者注

[3]“弗拉庫斯”是美國作家托馬斯·沃德(Thomas Ward, 1807–1873)的筆名。愛倫·坡曾以《我們的業余詩人》為題撰文批評他的詩集《帕賽伊克》(Passaic, 1842)。該文開篇曰:“如今弗拉庫斯這個姓氏所代表的詩人無論如何也不是古羅馬那個賀拉斯,甚至不是其英靈,而僅僅是沃德先生。”——譯者注

[4]語出賀拉斯《諷刺詩集》(Satires)卷二第五章第83行。——編者注

[5]相傳第歐根尼不去拜見亞歷山大大帝,後者便禮賢下士去見這位犬儒主義哲學家,問:“第歐根尼,我能幫你忙嗎?”後者回答:“ 能,別擋住我的陽光。”亞歷山大一陣沉默後說:“假如我不是亞歷山大,我一定做第歐根尼。”——譯者注

[6]“弗雷·赫倫之流”指早期美國西部的亡命之徒。迪克·特平(Dick Turpin, 1706–1739)是英國大盜。丹尼爾·奧康奈爾(Daniel O’Connell, 1775–1847)是愛爾蘭愛國者,當時自稱廢奴主義者,故不受大多數美國人待見。查理十二指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Charles XII of Sweden, 在位期1697–1718),曾不計後果地東征西戰。——譯者注

[7]拉丁語法律用語:此人所在不明。——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