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第2/32頁)

2

秋天的大海有種別樣的寧靜與深沉,夕陽仿佛在向海面潑灑金箔。幾艘帆船在遠處的海面靜止不動,只有白色的帆泛著銀光。

“剛下過雨,一洗塵埃。”她身邊戴著黑框眼鏡的中年男子文縐縐道。在短暫的航行過程中,他一直在驕傲地介紹著青島——他的家鄉。

機身傾斜,繞著海灣劃了一條弧線,越過一座植被茂密的山丘,向地面俯沖。

“您是一個人來青島的嗎?一會兒我讓司機順路送您吧!”眼鏡男試探道。

“不了,我是來找一個男人的。”雖然這種殷勤之前也曾遇到過,但是她從來沒有覺得理所當然,禮貌的微笑還是應該有的。只是,她心裏也在笑,因為她不確定這樣說是否恰當。

來青島前看到照片上的他雖然面對鏡頭故作深沉,眉頭微蹙,但透著一股倔強的孩子氣,堅毅的臉部輪廓和下巴還有嬰兒肥的跡象。或許他也變了,畢竟過去的一個月時間裏發生的事情降臨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可能徹底改變這個人,世道從來不管命運施與的對象是否能夠承受如此重壓。

來之前她大概了解了那個“男人”的過去,知道腳下這座城市不是他的家鄉,卻對他有著特殊的意義。出了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她在出租車的反光鏡裏還能看到那名眼鏡男,他正戀戀不舍地站在一輛黑色奔馳前朝著自己揮手。

車窗外掠過一棟棟紅頂的房子,綠樹隨處可見,加上她剛才看到的碧波,這些顏色構成了這座海濱城市的明信片。快到目的地前,車子路過市政府大樓對面的海濱廣場上著名的城市標志性雕塑——五月的風——彰顯這座城市在近代中國史上的重要地位。

這尊雕塑是中國目前最大的鋼質城市雕塑,高達30米,直徑27米,重達500余噸。雕塑取材於鋼板,並輔以火紅色的外層噴塗,其造型采用螺旋向上的鋼板結構組合,以洗練的手法、簡潔的線條和厚重的質感,表現出騰空而起的“勁風”形象。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1月,美、英、法、日等帝國主義國家在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與會的中國代表向會議提出廢除袁世凱和日本訂立的不平等條約“二十一條”,要求將德國在山東的租借地青島以及膠濟鐵路等歸還中國。但這些要求遭到了參加“和會”的帝國主義國家的拒絕。消息傳出,舉國憤怒。5月4日,北京學生3000余人在天安門前集會,高呼“收回山東、青島主權”“還我青島”等口號。那是這座城市首次被世界關注。

八十九年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帆船比賽在這裏舉辦,加上美譽度極高的青島啤酒和這些年占據中國影視圈半壁江山的影視明星們,讓這座城市在這個世紀再次成為國際知名城市。

出租車停在了八大關景區旁的快捷酒店門前。這是一家外墻體為橘黃色的舒適型酒店。公差的住宿標準有限,但她還是盡量住到八大關,因為這片景區是最能體現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特點的風景區。

這裏有八條灰黑色的柏油馬路,皆是以中國古代長城著名關隘命名,如嘉峪關、武勝關、山海關,等等。此處,在過去的一百年間已成為著名的別墅區,人稱“萬國建築博物館”。

前台應該是剛剛上崗的實習生,熱情洋溢,令人心生好感,印象深刻。他耐心地介紹早餐時間和附近景點,並主動給丁海琳安排了酒店樓頂的海景房。

電梯“嘀”的一聲響,門開了。丁海琳背著雙肩包,看著墻面上房間號碼的指向標,向右拐,第二個房間。房卡一刷,又是“嘀”的一聲,房門開了。

居然有景觀陽台!260元人民幣能訂到這個地段的這種房間簡直是物超所值!她推開陽台的門,目光穿過樓下的樹林,以及掩映其間的小洋房,看到波濤起伏的海面,內心一陣激動。

她戴上墨鏡,下樓,攔了一輛出租車,向西部奔去。在車上她隨口說了一句“馬上入秋了,青島還是很熱”。健談的出租車司機立刻開起了玩笑:“小嫚兒(1),你不知道,青島是秋老虎,現在才是一年裏面最熱的時候呢!但對我們司機來說也有一個好處。”

她歪著頭,帶著疑問看司機。

“馬路上沒有碰瓷的了,太熱躺不住!”司機說完,自己哈哈大笑起來。

她看到車外的柏油馬路泛著油光,隱隱約約地散著熱氣,莞爾一笑。車來到了中國海洋大學的門口。她謝過熱情的司機,按照手機導航的指示,穿過馬路,走入一個墻皮斑駁的老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