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3/5頁)

“老師,那就拜托你了。”奈良林最後一次致意。剛才的一系列談話讓伊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長的威嚴。

“老師,咱們去什麽好玩的地方找點樂子吧?”目送社長和主編離開後,浜中返回房間,興高采烈地提議道。

“好啊,就上你常去的酒吧怎麽樣?”伊瀨把酒杯倒扣過來。少了主編和社長,一下子輕松不少,但這個地方空空蕩蕩的,一點都不熱鬧。

“我去的酒吧太簡陋了。咱們還是去老師您經常光顧的地方吧。”

“我這方面不行。”伊瀨說。其實,他之前因為囊中羞澀,壓根不敢去酒吧,現在講不出什麽熟悉的地方,備感尷尬。

“那咱們隨便找個地方吧。”浜中似乎覺察到伊瀨的尷尬,從他身後進入玄關。

“感謝光臨。”剛才露過面的老板娘又忽然現身道別。

他們去了兩三家酒吧,但都不怎麽盡興。想不到浜中正經得要命,在酒吧喝酒的時候聊的也都是工作的話題。

“老師,剛才您提到了寢覺床,那裏相當有名,咱們還是別去了。”

“可是,三保松原不是更有名嗎?”

“三保松原有名,寢覺床也有名,兩邊都去,寫起來會起沖突。我建議去靜岡縣後,咱們再到京都走走。”

“京都也有羽衣傳說?”

“不是為了探尋羽衣傳說。我是從之前比治山的傳說想到京都的。”

比治山是丹後羽衣傳說所在地。降落到那裏的一名仙女被當地的老夫婦偷走了羽衣,不能重返天上,只好當了老夫婦的養女。但她歸心似箭,無論如何都要返回天上。老夫婦被她的渴望所感動,給了她自由。作為答謝,仙女傳授老夫婦釀酒的方法,然後便離開了。她最終來到舟木,並死在那裏。這就是奈具神社的由來。伊瀨不久前剛寫過這個故事,所以仍然記得很清楚。

“您知道京都的嵐山吧?”浜中唐突地提出一個問題。

“這當然知道。”

“京都市內有電車通往嵐山,其終點在松尾神社,那裏供奉保佑商業繁榮的神明,常有酒吧夜店經營者和股票投機業者前去參拜。因為這位神明也同時被奉為酒神,參拜者中亦有許多來自灘區【17】的釀酒業者。怎麽樣?要不要去看看?”

“可是,這跟偏僻之地的傳說似乎沒什麽關系。”

“話雖如此,可作為之前比治山傳說的衍生內容來報道,也相當有意思。這座神社還沒有被廣泛地介紹給世人。莫非老師討厭京都?”

“說不上討厭。這個時節去京都也不錯。”

“那咱們就痛痛快快地去京都逛逛吧。嵐山也好,高雄山也好,洛西【18】現在正適合觀賞紅葉。”

伊瀨忠隆的采風筆記

十一月二日,我同浜中從清水市包車前往三保松原。天空微陰,一路上都看不見富士山的全貌。

我們參拜了“羽衣神社”。海濱沙灘上,一道石墻圍著仙女掛羽衣的幹枯松樹。來看這棵松樹的遊客絡繹不絕。這裏的名聲果然號召力巨大。松原的樹似乎不多。

神社的背後有一口井。過去,井中有清水噴湧,所以本地得名清水。

吉田東伍【19】博士寫過一篇文章,名為《偽作〈風土記〉中羽車磯田神社【20】所祭神明“大己貴命”與仙女傳說無關,乃近世捏造》。禦穗神社供奉的神明為大己貴命、禦穗津彥命和禦穗津姬命。禦穗津彥命即建禦名方命,又名三保須須美命。

可是,《延喜式》並未記載這裏有那麽多神明,並提到禦穗津姬命由出雲的美保神社供奉。究其緣由,大概是因為“三保”與“美保”的日語發音一致,後人將“美保”的典故張冠李戴到“三保”上了。其實,“三保”在古代叫做“真保”,與“美保”並非同一個地方。可見,禦穗津姬命這位出雲神明原本不應在這裏供奉。

以上都是吉田博士的理論。我認為,出雲神話與紀伊神話相關,而紀伊神話有可能散播到了這一帶。

紀伊日高郡的日岬附近有個叫“三穗巖室”的地方。“三穗”現在又寫作“三尾”。傳說那裏供奉的是少彥名命。本居宣長【21】的《古事記傳》中有記載:“紀伊和出雲都有‘三穗巖室’,可見兩地之間存在某種關聯。紀伊的‘三穗’應該是仿效出雲的‘三穗’命名的。”

根據松村武雄【22】的《國史和神話》,少彥名命也是酒神,而浜中說過,京都松尾神社供奉的是釀酒之神。

讀到這裏,我突然想聽從浜中的勸說,前去參拜京都的松尾神社。雖然現在的興致還不是太高漲,但我覺得,從同是酒神這一點上看,松尾神社供奉的神明和少彥名命有共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