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3/4頁)

出租車來到一片小盆地。周圍的山嶺高處是杉樹,其余是雜木林和竹林。田地大部分都荒蕪了,稀稀拉拉地種著些桑樹、白菜和蘿蔔。山腳下散落著幾戶農家。寫著“荒田”字樣的公交站牌孤零零地立在路邊。

“這裏是荒田?”出租車放緩了速度,伊瀨舉目眺望。

“是的。藤村進的家就在那邊。”村田指著左側雜木林陰影中一戶占地廣闊的農家說。

“你家呢?”浜中問。

“在那兒。我家比較小。”村田羞澀地指向右側山腹中的一間小屋。

“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就能到達作州境內的人形嶺。那裏的鈾礦很出名……”村田說。浜中卻看著別的方向。

“哎?那邊是在舉行葬禮嗎?”他嘟噥道。

左側的山腳遠端走來一群送葬的人。沒有靈車,幾個村民擡著蓋有錦緞的棺材,抱著牌位走在前面的人似乎是死者家屬。棺材後面跟著和尚,和尚身後還有隨從。

“哎呀,真奇怪。”浜中目不轉睛地望著那群人,“隊伍的末端居然還有警察。”

一名穿制服的警察正走在隊伍後面。

“警察會跟在後面,是為了向這場古怪的葬禮表達敬意嗎?”伊瀨問村田。村田朝那邊瞟了一眼。

“一般不會這樣。到底出了什麽事?”他也感覺很詫異。

出租車行駛了不到五分鐘,就遇到了一名急沖沖趕去參加葬禮的中年男子,他的和服短外褂上繡著家徽。村田叫司機停車,下車走向那人,與他親切地攀談了兩三句後回來了。

“弄明白了嗎?”

“嗯,明白了。”村田回到原來的座位,轉述了從村民那裏打聽來的消息,“這一帶死了人都是土葬,因為附近連一家火葬場都沒有。”

“原來如此,那這隊送葬的人是要去墓地咯?”

“沒錯,山的另一頭有一塊墓地。”

“那為什麽警察會跟在後面呢?莫非他同死者在生前就認識?”

“不是的。剛才村子裏的熟人告訴我,一個月前,這裏發生了盜墓案。為了確認埋葬的狀態,警察才會跟在後面。”

“什麽?盜墓?”

“不知為什麽,墓裏的屍體被盜走了一具。”

“盜墓者是沖著死者身上值錢的物品去的嗎?”

“不是。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沒有必要將屍體也帶走啊。何況,死者並不是什麽有錢人。”

“村田君,被盜走的屍體下葬多久了呢?”浜中迫不及待地問。

“好像下葬一年以上了。”

“一年以上?”伊瀨和浜中不禁面面相覷。

“下葬一年以上的話,墓中的屍體應該已經變成白骨了吧?”

“墓地旁有條小河,土壤始終都很潮濕,棺中的屍體會很快腐爛。”

伊瀨興奮不已,但在村田面前要盡量保持克制。

出租車沿來時的路返回,超越了三輛堆滿杉木的卡車,還與一輛空卡車擦身而過。

看到卡車,會覺得有藤村進正坐在駕駛席的錯覺。

回到三朝溫泉的入口,村田在商業街下了車。

伊瀨壓低聲音,同浜中商量如何答謝村田。

“我之前已經給了他一千日元,應該夠了吧。”他說。他在接人待物方面向來細心。

“非常感謝你。”伊瀨在車上對站在外面的村田說。

“哪裏,我也沒能幫上什麽忙。”村田的回復帶有都市風格。最近,在電視和廣播的影響下,各地年輕人的說話習慣越來越像東京腔了。

“真是個好青年。”返回旅館的途中,伊瀨對浜中說。

“是啊。他很機靈,也挺帥的。”浜中似乎對自己能找到這樣一個小夥子感到非常高興。

伊瀨剛才就有話想對浜中說,可擔心被司機聽見,於是一路忍著。一進旅館房間,他就急不可耐地打開話匣子:“村田說,藤村一個月前匯給父親三萬日元,這件事你怎麽看?”

“這筆匯款發生在藤村被京雲運輸公司辭退後不久,時間上吻合。這筆錢應該是公司給的辭退金的一部分。”浜中的看法與伊瀨不謀而合。

“如此說來,藤村夥同二宮健一,利用往來松江的深夜卡車,將白骨埋在木津溫泉的山中,這一事實已昭然若揭。藤村從自己村子的墓地中挖出一年前下葬之人的屍骨,用卡車運到木津山中掩埋……但警方一直沒有查出白骨主人的身份,也沒有人主動認領。”

“一定是藤村進幹的。”浜中的下巴抵著胸口,兩眼放光,音量也提高了。

“二宮健一多半是受第三人之托,去木津溫泉的山上埋藏白骨的吧。所以十一月三日,他們駕駛卡車從松江返回京都時遲到了將近兩個小時。他們從9號國道沿線的上井往南進入荒田,然後挖開墳墓,將白骨裝到車上,重新返回國道,沿既定路線開往木津。從上井到荒田不到二十公裏,兩個小時足夠他們完成這一系列動作。不知道荒田現在仍流行土葬的人,是絕不可能幹出這種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