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4/4頁)

“那之前的十月十八日呢?”

“會不會是去木津山中將寫有‘第二海龍丸’字樣的木牌立起來?反正是去做與白骨有關的事。”

“我也是這麽想的。”伊瀨說。

這時,女傭端茶進來,浜中難掩興奮地問女傭:“請問,三朝溫泉是不是有一名叫照千代的藝妓?”

“的確有位藝妓叫照千代。但她早已辭職,據說到京都去了。”

“那她真是去對了地方。”伊瀨插話道,“那個女人雖然年紀不小了,但依然楚楚動人。”

“哎?客人您認識照千代小姐?”

“以前來這兒的時候,曾在宴會上一睹芳容,至今記憶猶新。”

“是這樣啊。”

“對了,她去京都是因為找到好男人了吧?”

“這個就不清楚了。”女傭對伊瀨報以服務人員特有的曖昧微笑。

“這種事,難道你會不知道?”浜中看準了女傭欲言又止的矛盾心情,笑著追問道。

“這類傳言我都不太清楚。”

“這類傳言往往都伴著風言風語。那樣芳名遠播的藝妓去了京都,肯定引發過一輪熱議吧?”

“京都離這兒太遠了,我不清楚。”

“她在京都從事什麽工作呢?還是當藝妓嗎?”

“這也說不準。也有人說她被男人包養了,過上了逍遙日子,沒出來工作。反正說不清楚。”

“什麽也不做,全靠男人養著啊……那她住在京都的什麽地方呢?”

“不知道。”女傭一問三不知的策略讓浜中也覺得棘手。她或許真的什麽都不知道。

伊瀨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不過,像她那樣的女人,應該是找到了好人家才會去京都的吧。就憑她那千嬌百媚之姿,有哪個男人不拜倒在她石榴裙下?雖說年紀大了點,但自有其嫵媚之處。”

“客人您只見過照千代小姐一面,卻記得這麽清楚啊。”女傭說。

“我對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女人都記得很牢。”

“不過,既然客人還記得她的容貌,那也應當記得其他一些情況,比如她的歌唱得很好聽,客人您是否聽過呢?”女傭被伊瀨套出了話。

“是啊。你這麽一說,我想起來了。那姑娘的確有一副好嗓子。但我只聽她唱過安來節【31】。”

“哎呀,安來節她倒不是經常唱。她最擅長的是木更津甚句【32】。”

“木更津甚句?”

“是的。她出生在房州,就在千葉境內,所以特別擅長唱這類歌謠。加上天生一副好嗓子,聽到照千代小姐的歌,就會忘記身處山中的現實,仿佛置身海邊,耳畔響起波浪翻滾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