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3/4頁)

這個故事人盡皆知。在《風土記》和《萬葉集》中,浦島是故意打開玉盒,想借此回到原來的家。不管故事的細節如何,通常的解釋是,龍宮三年相當於人間三百年,這象征著人生的短暫和虛幻。

滯留仙境的傳說在蘇格蘭也有。新郎在婚禮後受黑衣男子誘騙,站在一小截蠟燭前,等待蠟燭燃盡。就在這短短一段時間內,兩個世紀過去了,新郎卻對此渾然不覺。等到終於發現世界驟然變樣後,新郎剛張口詢問原因,就立時化為塵土。還有一個類似的傳說是關於古代不列顛國王赫爾拉的。他出訪小人國僅三天,外界就度過了兩個世紀。隨從們驚慌失措,觸犯了禁忌,轉瞬間化為塵土。這兩個故事中,重返人間者的結局都是化為塵土。塵土象征著人類生命的短暫莫測,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浦島打開玉盒後冒出的白煙。琉球群島和台灣土著阿美族中也有類似的傳說流傳。

中國也有大量傳說是關於凡人滯留仙境的,總體上都是桃源仙境的模式,但人仙通婚的場所不是在海中的龍宮,而是在深山的仙境。反過來說,海中的仙境,只能是海神的居所,即龍宮。

至於浦島傳說中龍宮的入口,據推測應在丹後網野祭祀浦島明神的神社附近。《宗祇諸國物語》中記載,俳句家宗祇聽說丹後海濱有祭祀浦島明神的神社,於是討教當地人,被告知這裏是浦島的出生地,浦島就是從這裏的海濱去蓬萊後歸來的。

羽衣傳說中,仙女癡迷於駿河三保松原的美麗“仙境”,從天而降。發現仙女的漁夫偷走了掛在松枝上的羽衣。一名仙女因為失去羽衣,無法返回上天而哀嘆嗟怨。心生憐憫的漁夫將羽衣還給仙女,仙女於是得以返回天界。但該傳說的原型並非如此。在原來的傳說中,漁夫並沒有將羽衣還給仙女。仙女痛哭流涕,但還是無濟於事,只好跟隨漁夫回家,做了他的妻子。

傳說原型中的仙女未獲得拯救,但在下面這段能樂的歌詞中,劇情卻被改寫了。

漁夫:“看你如此悲傷,我就將羽衣歸還給你。”

仙女:“太好了,請給我吧。”

漁夫:“等等。如果你能在這裏為我跳一曲仙舞,我就把羽衣還給你。”

仙女:“我終於可以返回天上了。作為紀念,我就跳一支行遊月宮的仙舞吧。可你不將羽衣還我,我就無法起舞。所以,請你先還給我羽衣吧。”

羽衣傳說的原型後來演變成了丹後國丹波郡比治山的真井傳說。但在坪內逍遙創作新舞劇《墮天女》時,模仿了三保松原的羽衣傳說,將真井羽衣傳說的劇情設定為獵人將羽衣還給了仙女。而《墮天女》中,真井的仙女同三保松原的仙女一樣,沒有跳舞回報,而是教授了獵人釀酒的方法。

這種更改後的傳說在後世廣為流傳,甚至湮滅了傳說的真實面貌。其實,駿河三保的仙女也好,丹後比治山真井的仙女也好,她們都被剝奪了自由,滯留在人間。由此可知,浦島傳說和羽衣傳說在長期滯留這一點上是一致的。

不過,這兩個傳說也存在不同之處:浦島傳說的主角是男性,羽衣傳說的主角是女性;浦島傳說中的男性滯留在仙境中,終日沉湎遊樂,樂不思蜀,而羽衣傳說中的女性被獵人或漁夫這樣的凡夫俗子強逼為妻,終日以淚洗面,不得歸返。

在印度、東南亞、中國,乃至西伯利亞北部,都有大量類似的傳說。比如,秦始皇派遣徐福渡海尋找不死靈藥的故事中就可見其端倪。該傳說在《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均有記載,後來演變為田道間守的傳說。田道間守受垂仁天皇之令,渡海去常世國尋找非時香果。歷經十年,田道間守終於找到香果歸來,但天皇已然駕崩。田道間守在天皇陵前哭號,悲慟而亡。

白鳥傳說同羽衣傳說屬於相同的類型。日耳曼神話中,一名少年為了追尋素未謀面的戀人而踏上旅程,偶然經過一眼泉邊,看見脫下白鳥羽毛織成的衣服,在泉中盡情沐浴的三名美麗少女。少年悄悄靠近,偷走掛在樹枝上的少女的羽衣,躲了起來。少女不久便發現羽衣不見了,驚恐地大聲呼叫。這時少年提出若要自己歸還羽衣,三名少女中的一名必須做自己的妻子。三人答應了少年的要求,並讓少年任意挑選。少年做出了選擇,而他指定的少女恰好是他思慕數年卻從未見面的戀人。

同樣的故事也出現在芬蘭流傳的斯堪的納維亞神話之中。少年看見脫掉白鳥羽衣的三名女神在湖畔織布,於是偷走衣服,強逼女神為妻。在“偷衣強娶”這一點上,斯堪的納維亞神話與日耳曼神話並無差異,不同點在於是否將三件羽衣都偷走。在斯堪的納維亞神話中,三名少年分別娶了三名女神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