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誘殺兒童的食人魔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在研究罪案的時候,是很樂意傾聽犯罪嫌疑人的聲音的。罪犯還會在說話的時候經常忽略一些不被他看好或者選擇的行為,他們的口頭語以及書面用語都能給犯罪心理畫像專家提供大量潛在信息。這些語言信息甚至能夠幫助警方確定罪犯的種族、年齡、性別、職業、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及社會背景。

黑夜慢慢籠罩了印度首都新德裏市,但這座城市的繁華風光才剛剛開始,大街上川流不息的行人和悠閑“散步”的神牛構成了一幅生動熱鬧的印度城市風光。2005年的某天夜裏,新德裏市的天氣非常涼爽,不時還會吹過一股股清涼的微風,這股涼風將整個白天都“窩”在家裏的居民“引”了出來,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準備趁著這份難得的涼爽趕到集市上逛街購物。

沒有人察覺到有一個男人正悄悄地隱藏在街角的陰影中,他正鬼鬼祟祟地打量著過往的行人,人們行色匆匆,似乎沒有察覺到這個人正用一些甜點、太妃糖或巧克力來哄騙一個未經世事的小女孩。即便是有人看到了這一幕,只要他不是這名孩子的親生父母,他就不會去管這種在印度司空見慣的誘拐兒童事件。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名叫蘇林德·庫裏的誘拐犯,其實是一個瘋狂且變態的殺人惡魔,他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先後誘騙、殺害了19名兒童,而且這名連環殺手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食人魔,他的作案過程極其殘忍,但這種殘忍的惡行卻持續了兩年之久。是什麽讓這名印度犯罪史上最變態的連環殺手屢次作案?他又是在怎樣的動機驅使下不斷殺害無辜的幼童?讓他變成一個食人惡魔的真正原因又有哪些?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仔細研究了整個連環兇殺案的全部過程,他們試圖從印度警方提供的只言片語中找出上述問題的準確答案。2005年,新德裏市的貧民區內先後走失了兩名女孩,孩子的父母努力尋找走失的孩子,但沒有人知道這兩個孩子到底去了哪裏。這片貧民區最初是個名叫妮薩裏的貧民村莊,後來被改建成了新德裏市郊區。

生活在這片區域的居民大都是印度種姓制度中最底層的“賤民”,他們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拼命做工,但不幸還是降臨到這些人的身上。拉爾一家就居住在這片區域,他們家經營了一個十分簡陋的洗衣作坊,這間作坊主要為這片區域內日漸增長的中產階級人士漂洗、熨燙衣物。

喬蒂·拉爾作為家中長女,很早就開始幫著父母打理生意,她每天都要將洗衣店裏洗好、熨燙妥帖的衣物挨家挨戶地送到顧客手中。一天下午,喬蒂按照慣例出門配送衣物,但她出門後就再也沒有回家。喬蒂的父母非常著急,他們四處尋找,並向警方報了案,但印度警方並不在意這種有關走失的案子,負責處理案件的警察甚至連筆錄都沒有做,警方也沒有派出任何一名警員參與此案的調查。

在當時,印度有很多誘拐女童的人販,他們會把誘拐到的女孩賣給妓院。喬蒂的父母很擔心喬蒂遇到了人販子,但犯罪心理畫像專家清楚地知道,喬蒂應該已經遇害了。殺害喬蒂的就是蘇林德,他原本出生在印度偏遠山區內的一個小鄉村,幾乎沒怎麽上過學,幼年時期就跟著屠夫當了學徒,他也是在那個時候學會如何剔骨和扒皮的,而這些屠宰動物的手段即將被他用到他所殺害的幼童身上。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導致蘇林德食人的原因可能與他的生活經歷有關。蘇林德從小在農村長大,他的生活安穩且固定,當他來到城市,突然經歷了一次過度劇烈的環境變遷,但他卻不能參與其中,這件事情給他的固有觀念帶來了異常強烈的沖擊。他的性取向開始出現了問題,他開始對同齡女性不感興趣,無法與女性發生正常的性關系,這也是他從2005年後每月都要殺死一名孩子的主要誘因。

新舊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塑造了蘇林德,新印度和舊印度、城市和農村的差異使他的心理徹底扭曲。蘇林德突然從一個沒有網絡和電視的偏遠農村來到繁華、喧囂的大都市,他根本不能適應。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人們不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不同的期望和欲望讓蘇林德漸漸迷失了自我。蘇林德試圖在新的世界中找到自我,這讓他走上了一條只屬於他的罪惡之路。

蘇林德的社會階層也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印度種姓制度中,他屬於賤民,這種人是不能從事任何高貴職業的,他們只能做最低賤的,沒有人願意去做的工作。蘇林德顯然想要擺脫這種桎梏,他想要在新的城市內繼續向前,想要得到公平、認同與關注,但大部分連環殺手注定是很平凡、普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