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誘殺兒童的食人魔(第2/4頁)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發現,蘇林德在幼年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了一些不好的苗頭。蘇林德學習不好,他幾乎沒怎麽上過學,性格內向、孤僻,喜歡獨處,幾乎不參加任何社交活動,不與同齡人玩耍,不親近自己的父母,貧困的鄉村生活也讓他很難從父母那裏得到關愛,但這些生活上的不如意還不足以讓他變成一個食人惡魔。

蘇林德13歲的時候就搭乘火車前往450公裏以外的新德裏討生活,這兒也是迫使他走向精神變態的地方。在城市內,蘇林德找到了一份工作,他給一名富商當全職保姆,負責給這位富商做飯、整理房屋,做一些其他零碎的工作。這個叫蒙德爾·潘德赫爾·辛格的富有商人經常出國打理生意,所以,在很多時候,蘇林德就成了這棟豪宅表面上的“主人”。

每當蒙德爾在家的時候,他都會在家裏舉行派對,他讓蘇林德見識到了一個被網絡和派對包圍起來的“新世界”。蒙德爾的派對可不僅僅是一些普通的家庭派對,他還經常在家中招待客人,他會將舞女或女招待帶到家裏一同參加派對。有些時候,他為了讓客人滿意,這些派對就會變成淫亂的性愛派對,蒙德爾在舉行派對的時候從來都不避諱蘇林德,但也不允許蘇林德參與。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事實上,蒙德爾才是蘇林德真正意義上的“心靈導師”,可能就連他自己也沒有注意到,他的行為給從鄉下來到城市的蘇林德帶來了非常強烈的精神沖擊,這些負面沖擊使蘇林德正在形成的人生觀發生了扭曲。蘇林德開始歡迎妓女進入蒙德爾的豪宅,而此時,新德裏兒童失蹤一案也拉開了恐怖的序幕。

印度警方並不想調查任何與貧民區有關的案子,他們堅信走失女童這樣的戲碼每天都會在這種低級的地方反復上演,丟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是印度司空見慣的事情,也是沒有必要進行調查的事情。蘇林德居住的D5豪宅距離這片貧民區只有一條街道的距離,住在這兒的人們都知道蘇林德不經常出門,他總是貓在豪宅的門口打量著這個真實又虛幻的世界。

喬蒂走失後,拉爾老爹挨家挨戶地詢問,他曾在D5豪宅門口見到了蘇林德,並向他詢問了有關喬蒂走失的事情。蘇林德當時表現得非常正常,他告訴拉爾老爹,他會留意喬蒂的,如果他見到喬蒂,一定會第一時間告訴拉爾,隨後蘇林德就轉移了話題。拉爾老爹的尋找一直持續了1年7個月,在此期間,警方沒有安排過任何一次搜查,也沒有調查過任何與女童走失有關的案件。

貧民區不斷有女孩走失這件事根本影響不到D5豪宅所在的這片區域,蒙德爾繼續著他奢侈淫亂的生活,而蘇林德則繼續充當一名旁觀者,一名偷窺者。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D5豪宅內發生的事情完全超出蘇林德的想象,這個年輕人正處在通過接觸周圍環境來了解新世界的階段,所以發生在他身邊的性刺激給他帶來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蒙德爾隔一段時間就會出國打理生意,在此期間,蘇林德就成了D5豪宅的實際掌控者。一個出身低微且心理扭曲的鄉村少年突然拿到了一棟豪宅的管理權,他又將在這裏做些什麽呢?在誘拐、謀殺、性侵及食屍的過程中,蘇林德克服了性無能,他在鄉村老家結了婚,並生育了兩個孩子,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回家待上一陣子,在那裏過上普通又正常的生活。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蘇林德頻繁往返兩個不同社會的原因是,他想要通過實際接觸、參與來分辨自己到底屬於哪裏,每當他從一個“世界”觀察另一個“世界”的時候,他都會覺得自己像是一個陌生人,陌生的生活方式和陌生的事物充斥在他的身邊,但他最終還是會選擇回歸城市,而他也將在這裏不斷殺戮,直到事情敗露為止。

截至2006年5月,貧民區失蹤孩童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0人,這些孩子都是在喬蒂消失的那條街上失蹤的,但即便有如此明顯的跡象,印度警方也沒有做出任何舉動,他們沒有立案,沒有調查走訪,沒有向社會發出警報,甚至根本沒有關注這件事情。

接下來,事情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一名受害女孩哥哥的朋友是一名記者,這位哥哥央求記者朋友將貧民區連續走失兒童的事情登到報刊上,希望以此逼迫警方介入此案的調查。當貧民區女童接連走失一事被報紙刊登以後,警方果然介入了調查,但參與調查的警察再次讓生活在貧民區內的居民失望了,警察總是會找一些近乎白癡的理由來搪塞受害者的家屬。比如,即便這些走失女童的年齡才10多歲,警方卻將她們的走失定性為與他人私奔。

截至2006年年末的時候,貧民區失蹤的孩童數目已經達到了18人,而該案件的調查行動卻毫無進展,貧民區的居民們幾近絕望。就在2005年至2006年間,貧民區及附近幾個街區的下水管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爆裂,整片區域的排水系統幾近癱瘓,D5豪宅也剛好處在這片區域內,這些爆裂的排水管道開始向世人展示殺人真兇那令人發指的惡行。